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 > 安福县旅游

塘边古建筑群

塘边古建筑群
塘边古建筑群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塘边古建筑群(含塘边八栋屋建筑群、奎光堂、塘边大夫第)

传统格局和特色简介:

刘景洪,仕中书舍人,于乾佑末(923-936)因致政而徙安成邑南塘边。后隐居不仕,始为塘边一世祖,赠尚书令,至今有千余年。至南宋期间,塘边已分东西两边,其规模已非一般村族可比。元代该村建统宗祠即(塘边刘氏大宗祠),统宗堂下分东五房、西五房。东五房于明初建“奎光堂”(东边总堂)至清代又派分“思本堂”、“积厚堂”、“赦封堂”、“敦本堂”、“四爱堂”;西五房同期建“五房祠”,统辖陆续分支的“爱启堂”、“仁礼堂”、“清振堂”、“滋德堂”、“致美堂”、“继美堂”、“启佑堂”、“裕庆堂”、“明德堂”等。

唐末立基以来,塘边村落内外开筑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水塘,大者面积达百亩以上,小者仅几十平方米。村口有塘,村外有塘,村内建筑面塘、环塘。人在塘边走,鱼在塘中游,风平水静时村落屋宇、翠樟古柏、天光云影倒映水中,美似图画。除了水塘之外,塘边村的东面建有“雨花庵”,西面建有“紫霞坛”,南面建有书院,而村落东南和中心地带则分别筑有一条长300米、宽2米、长60米、宽3米的土堤,堤上植柏树。村界四周古樟环绕,似一排排武士守护。俯看塘边的西边自然村,建筑环塘而成珠形,文人比之“云罩明珠”村民说“有龙有珠”、“珠大引龙”;而东西两边整体联系起来则成一个“S”金钩形,令人品味万千。塘边东边现存以“奎光堂”宗祠为代表及分布在左、右、后共5排计49栋含书舍、庙祠为一体的民居群组合,占地面积4000㎡。

“奎光堂”:为明代三进重檐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4.33米,进深42.34米。前门悬“世科甲第”牌匾,“中式乙丑科进士刘垂宝立、天启五年孟夏月吉旦”。中堂木柱对联“耕庐书台气节、金马玉堂文章”,左右书“忠节、孝义”大字,气势磅礴。厅廊有透雕花窗,户对为石雕鹿,门当刻“乾坤”、“禄位”,前廊檐彩绘人物山水壁画,保存较完整。

分布在“奎光堂”周边的49栋民居,共分5排,以巷道相隔,虽建筑时代逾百余年,但风格一致,整齐划一,灰砖青瓦,墙垛高翘,气势非凡。

西边传统建筑组合群落多,建筑式样规整,装饰手法统一,规模和气势更趋恢宏。现完整保存的有“滋德堂”(文明坊)建筑群、“致美堂”(八栋屋)建筑群、“大夫第”(继美堂)建筑群、上山“锡极堂”建筑群。

“滋德堂”祠前为砖石质坊门,名“文明坊”,共三进,清中期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石柱联曰“文峰耸翠文人起、明镜呈辉明德馨”。以它为中心,东侧的老马廊、新马廊为一群,共有22栋厅廊的民居群组合,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西侧七栋屋为一组合,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后段9栋为一组合。占地2860平方米。

致美堂与八栋屋为清中晚期同期建筑。宗祠规模宏大,大木立柱,前后厅藻井。民居巷道通阶沿铺青石板,中为鹅卵石,从正面院内进去两侧是廊房。廊设木吊楼,雕饰如闺阁,吊楼隔巷道与正房相对,正房后有杂舍。正房4列,每列分前后两栋,皆以巷道为隔,前院均铺青石板条,民居厅堂设木雕隔橏,堂上描金百禽图,部分对联也用金粉直写在立柱之上,十分耀眼夺目。院门关闭后屋内自成一统。整个组合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大夫第(继美堂)与民居组合:大夫第长34米,宽14米,高12米,占地面积476平方米,清中期砖木石结构。前开三门,正门额嵌石碑,横镌“大夫第”楷体大字,遒劲雄健。其上嵌三件长方形石刻,雕戏曲人物故事。堂内为大木梁架式构造,石柱础为八角形,每面分别雕刻瑞兽、花卉及文房四宝。厅设八角形藻井。大夫第前墙右侧连线建一排碾磨加工房及厕所,以便利族人聚会所需。前墙左侧隔巷道并列同堂民居建筑2排,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民居院子设偏门,院内设木骑楼,以木雕装饰为主,内容丰富,构思精巧。

上山锡极堂及民居群:锡极堂为清中期三进宗祠建筑,地势高,前廊设矮木栅门,门口立一旗杆石,石面阴刻“乾隆甲子科举人”。内部结构颇为庄重,入堂有衙门之势的感受。左侧连接一间“福神祠”,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13栋民居均分布在宗祠后,使外人不得不“欲进屋室,先仰宗堂”,这种布局在塘边又为特例。

塘边民居群时代特征明显,横纵排列规整,构成“棋盘形”。山墙高耸,势如羝角,墙体一律磨沿对缝,平整光洁。大院套小院,院中有院,居家有院,居族有院。巷道皆以鹅卵石或青砖砌成,人走其上,脚步回响声可传至屋内,巷道迴折围绕,夜间生人进入,如无人领路,实难走出古村落。

塘边古民居群具有鲜明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聚落式建筑格局。东边“奎光堂”是明代建筑,其民居从明晚至清代各期均有。文明坊两侧是清代前期建筑,它集中居住着刘宾西的后裔。“八栋屋”和“大夫第”系清中晚期建筑,分别集中居住刘致美、刘继美的后裔。这些古建筑都是宗祠与民居连成一体,形成一个个封闭式的群体。

现存塘边民居群具备浓郁的明代晚期至清代前中后期江右农村名门望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规整合理,气宇轩昂。每个群体内都设有马廊、廊房、厅房、杂舍、边宅。它们之间以巷道相隔,通风采光很便利,既安全又舒适。厅房内以木构为主,有藻井、屏风、围栏等木装饰,廊房有的设木骑楼,重要的建筑嵌有石刻门额和石门框、石柱。装饰手法以雕镂为主,既有减地雕、凸雕、线雕、圆雕,也有镂雕、透雕、堆塑、贴图、鎏金。部份直接用金粉描物、绘图、书联。装饰内容大部分为亭台楼阁、圣贤典故、戏曲故事和花卉虫鸟,特别是“八幢屋”上厅屏板满布黄金百禽瑞兽图案,寓含“爵禄封侯”、“福禄寿喜”、“四季平安”、“松鹤长青”、“四友八宝”等吉祥喜庆意韵。

整个塘边民居群堪比清代南方乡村民居博物馆。其早期建筑及饰件稍简陋,晚期装饰及布局用料讲究,纹饰繁缛,工艺精湛。室冈摆设古扑文雅,户户堂牌镜屏、香炉供桌、灯台烛柱、扶椅茶桌古色古香,一应俱全。各类楹联、匾文、绘画内涵丰富,或戒律行为、或激励后辈、或宣扬祖德,充满着人生哲理。这些题刻和书法大多出自显贵或名家手笔,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生活用具也质量上乘,除木竹器外,金、银、铜、锡制品应有尽有,它们在堂内漆光的映照下依然光亮如新。

其中尤以“大夫第”和“八幢屋”更显流光溢彩。

延伸阅读:

·安福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安福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古村会感兴趣:
走遍安福县

>>松田古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