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旅游

鼓浪屿福音堂

鼓浪屿福音堂

英式风格的福音堂伫立在鼓浪屿的晃岩路。这座始建于1901年的教堂,是由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联合提倡创建的,在鼓浪屿晃岩山(今著名之岩仔山)麓购地(当时华人购地大为不便,乃藉西人差会之名代购),由华人信徒自筹资金(西人捐助一小部份)着手开建,于1903年落成,该堂设计技巧,建筑牢固,体形可观,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左右人,周围平房环绕,集中整洁。

1844年7月,英国伦敦会宣教士施敦力(施约翰)夫妇抵达鼓浪屿,建立鼓浪屿最早的教堂和学校。后又与美归正会、英长老会联合建立的国际礼拜堂(后改称协和礼拜堂)。1894年教会在鸡母山建立“新礼拜堂”,该堂为厦门泰山堂会的支堂。伦敦会还在鸡母山一带建立一座1800平方米的楼房,作为省议会所在地,来厦宣教士大都在此居住、学习,然后再前往闽南各地宣教。

1901年,岛上信徒日渐增多,教会遂决定在鼓浪屿建立一所教堂。于是,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的华人信徒踊跃捐款,并由西方人代购土地,在日光岩下建立一座教堂。1903年,教堂竣工,称“福音堂”。此教堂为华人自立的堂会。教会内举办主日学、勉励会、识字运动、布道团、探访团、招待团、唱歌团等。据统计:信徒每年平均捐款达4000多元(法币)。款项用于补助国内布道会、支会、宣道会、传道公会、学校医、孤儿院,及救济贫穷与教会维持等福音事工。

1930年,福音堂的信徒增多,教会遂在鼓浪屿内厝沃兰花脚公平路18号建立支堂,称讲道堂。二年后又建乡村教会即白石支会。1941年6月,教会与三一堂合作开展鼓浪屿逐家布道事工,把鼓浪屿分为三个布道区,推举王淑禧女士为逐家布道团团长,福懿慕女教士(毓德女中校长)为副团长。在同工的努力下,在一周内完成全鼓浪屿逐家布道,拓展了福音在鼓浪屿的传播。

鼓浪屿沦陷时,陈秋卿到菲律宾“探视教会”,直到抗战胜利后返厦。这段时间的教务曾由严天佑负责。1948年,陈秋卿牧师到台湾定居,厦港堂的周清泽牧师接任。他与陈其凯传道(讲道堂)、方美玉长老、欧阳淑身传道(讲道堂)等牧养教会。三、四十年代,福音堂会取得大复兴,据《中华基督教闽南大会年录》记载,1948年,福音堂(含讲道堂)有信徒878人,为厦门人数最多的堂会。

50年代初,教会加入三自。何恩及和周美丽两位女传道到教会侍奉。1956年,何恩及和陈其凯被福建三自会按立为牧师,何成为中国首位女牧师。这段期间,杨永年被任命为讲道堂传道。1958年,伦敦会系统的福音堂、讲道堂并入三一堂,陈其凯任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何恩及和杨永年到三一堂侍奉。在文革期间,由于“破四旧”,这家教堂被改建成工厂。福音堂牌号被毁,堂内重隔双层作为厂房和宿舍,几乎面目皆非。文革结束后,落实宗教政策,该堂重新回到教会怀抱。

景点位置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东路139号

鼓浪屿
鼓浪屿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
日光岩寺
日光岩寺
三一堂
三一堂
四落大厝
四落大厝
东方鱼骨艺术馆
东方鱼骨艺术馆
老厦门故事馆
老厦门故事馆
亦足山庄
亦足山庄
观彩楼
观彩楼
皓月园
皓月园
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
英雄园
英雄园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龙头山寨
龙头山寨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
鼓浪屿水操台
鼓浪屿水操台
港仔后海滨浴场
港仔后海滨浴场
鼓浪屿音乐厅
鼓浪屿音乐厅

邻近的思明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堂会感兴趣:
走遍思明区

>>老厦门故事馆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