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台县旅游

黛螺顶

黛螺顶
黛螺顶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有台内五峰”紧紧环抱:黛螺顶、菩萨顶、寿宁寺、灵应寺在四周的山脊、山顶上坐落,与腹地巍然高耸的大白塔相呼应,确实象雄伟壮阔的生座会预下面秀丽挺拔的“台内五峰”。

简介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黛螺顶亦名大螺顶,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顶庵。这处寺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大螺顶,寺内还有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的大螺顶碑记。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更名为黛螺顶。

登黛螺顶的山路有两条,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两条山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如括弧形。北端的山路略缓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从南端山路上黛螺顶,在山脚下先经过善财洞。善财洞分上下两院。上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岩洞内曾掘出文殊、弥勒、善财童子铜像三尊,系唐代遗物。寺因以名。下院建于清嘉庆年间。善财洞现存建筑以下院为主,前有上下各三间的楼阁式建筑,中有前接抱厦的大殿,后有面阔五间左右前三出廊的大殿。中轴线楼殿的两侧,配以厢房,布局显得平整。上院地势陡窄,岩壁上砌数丈高的院台基,上筑红围墙,象是黛螺顶的一条裙带。上院建有主供善财童子的大殿,殿左侧有岩洞,即为掘出善财等三尊铜像的原址。仁立观望,俯仰之间,风景迥异。菩萨顶、塔院诸寺,红墙碧瓦,翘檐飞甍,辉煌壮丽;黛螺顶翠色参天,白云轻抚,溢光流彩。

历史

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内中殿檐台下左侧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御制大螺顶碑记,对大螺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登黛螺顶御笔题诗:“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者黎疑未识真宗。”石碑正面和背面所描述的黛螺项,时隔三十六年,景象却迥然不同。这是由于帝王崇建,这里已“供养五台曼殊像”。曼殊即是文殊的另一种梵语音译。传说乾隆屡欲朝拜五台文殊,终因风大路险,没能如愿,遂欲摹拟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总塑于此,以便朝会者到此参拜。黛螺项就是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五座台项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项,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项,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要把五座台顶部转遍,不具备较强的体质,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行的。而登黛螺顶,来回有半天时间就够了。同样能了却“朝台”的心愿。所以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布局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够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

大智路

要至黛螺顶,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辅成,全程共计1080个台阶。登上大智路,烦恼顿消,登顶之后就看到了黛螺顶的牌楼,石狮和山门了。黛螺顶坐东面西,寺宇不大,占地3000平方米,内有殿堂僧舍48间。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天王殿、旃檩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面宽3间,单檐硬山顶,内塑四大天王。旃檩殿坐落在六角台基上,边长为10米,上部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内供释迦牟尼,即旃檩佛。五文殊殿,面宽5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内供五方文殊。大雄宝殿,面宽5间,19.2米,进深9.6米,单檐硬山顶,五脊六兽,前出廊,内供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帝释天、大梵天、迦叶、阿难,两山为十八罗汉彩塑。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智慧第一,故又称“大智”文殊。大智路由此而得名。

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此路是由台湾高雄-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由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协会等有关部门支持修建的。走这条路比较近,但直上直下,对于年老体弱的游客来讲走起来比较费劲。

左边是古道,坡度舒缓,小径回环,虽多少绕点远,但攀登起来不太费劲。

除此而外,还有条捷径,那就是1995年8月修建的空中索道。坐在缆车上不用费力,几分钟便可到达离寺门不远的平台上。不过,坐缆车需要付费。

杨林村:杨林村位于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心区,所辖杨林、营坊、太平街、金界寺四个村民小组,共380户,840余人。全村耕地面积仅有20亩,营林面积高达2648亩。由于地理优势,杨林村始终高举旅游龙头。在旅游业上作文章,全村经济总收入571.5万元。其中旅游收入393.5万元。人均纯收入3136元。全村共有党员61名,今年培养积极分子25名。在2005年支部、村委换届时,成…… 杨林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邻近的五台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顶会感兴趣:
走遍五台县

>>通江千佛岩石窟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