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森林公园 佛顶宫
牛首山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由牛首山,祖堂山,东、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总面积1.4万亩,自古至今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春牛首”与“秋栖霞”齐名。牛首山俗称牛头山,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因其突出的双峰相对恰似牛头上的一对角而得名。牛首山春天秀美,秋天也有一派风光。“登牛首不攀峰,此行恰如一场空”,登上牛首绝顶,自有一番景象,遥望长江一线,势欲浮天,百里景色,尽收眼底。
据传东晋大兴年间,晋元帝打算在建康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立双阙,丞相王导陪同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王导认为国家草创,财力薄弱,连城墙都用篱笆代替,不能大兴土木。于是,他指着正对宣阳门的牛首山的两峰,对晋元帝说“此天阙也”。元帝因此打消了建阙的念头。唐天宝年间,改山名为“天阙山”。然而,今天我们却无法看到牛首山“两峰争高”的景观了,原来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发现了牛首山有铁矿,数年狂采,一只牛角便做了“贡献”,当年的牛首山今已成为了一头独角牛。
牛首山还被称为“仙窟山”,这与佛寺有关。在南朝时,许多帝王崇信佛教,大兴寺院。牛首山幽雅宁静,环境优美,是佛教徒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南朝年间有一位叫辟支的高僧,曾在牛首山两峰下的一个山洞里修身,这个山洞后称“辟支洞”。传说辟支在这里“成佛上天”,因而这个洞便被称为“仙窟洞”。梁武帝时期,司空徐度在双峰间建了一座寺庙,称做佛窟寺,后梁武帝又在佛窟寺下建仙窟寺。因此,牛首山又称为“仙窟山”。禅宗的重要宗派牛头宗宗师法融曾在此讲禅,为牛头禅宗的发祥地,此宗以牛头山为名,此山以牛头宗而名扬海内外。佛窟寺在南唐时称为宏觉寺。日军侵华期间,寺庙被付之一炬,殿宇全毁,仅存宏觉寺塔一座。现在牛首山尚存有普觉寺、宏觉寺塔、辟支洞(仙窟洞)、文殊洞、道人洞,以及部分摩崖造像等。
牛首山还是一处佛教圣地,佛教禅宗牛头禅就发祥于此。牛头禅始乃唐代高僧法融,他来此修道时,仅在荒野盖一茅草陋室,以草绳结床,蒲草为垫,鸟兽为伴,夏无幔帐,冬无棉絮,十分刻苦,终于修得正果。相传他在岩上入定时,有百鸟献花,山上至今仍有献花岩一景。法融佛学渊博,善演讲,一日在寺中讲经,异常精彩,以至天上祥云三月不散。牛首山还有建于公元503年的弘觉寺,当年香火顶盛,可惜毁于战火,今仅留弘觉寺塔一座。塔高45米,共7层,外八角内四方形,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塔内木结构皆毁于雷击之火,但砖结构仍完好。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塔主体耸立依然,可见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水平之高。
岳飞抗金故垒起源于韩府山,沿山脊南去直至牛首山主峰北侧,残长达4200余米。故垒完整处底宽2.5米,高约1米,垒砌整齐。南宋建炎四年(1103年)5月,岳飞在牛首山设伏,岳家军就地取石,垒筑工事,伏击金兵。牛首山大捷后,乘胜追击,将金兵驱逐过江,收复建康(今南京)。
明、清时代牛首山上古木参天,寺院依山而筑,犹如蜂房鸽舍,鳞次栉比。寺僧每于春秋二季在“天阙山房”种植兰花,以待游人。牛首山最著名的有杜鹃、幽兰和“天阙茶”。三、四月间,满山万紫千红煞是好看;每到四月初八浴佛节和腊八节,南京城内佛教徒纷纷到牛首山烧香礼佛,风晨雨夕梵音清脆;虬松修篁山林如画。有时雨后初晴,山中格外清新,轻纱般的云雾环山缥缈,令人叹为观止。
牛首山景色极美,山上古迹众多,每到春季,正是牛首山游览的旺季,游人络绎不绝,此时真是“满目苍翠、桃飘李飞,青树之新萌,黄鹂之间语”,别有一番风味,“春牛首”的盛誉由此而得。牛首山春天秀美,秋天也有一派风光。俗话说的好,“登牛首不攀峰,此行恰如一场空”,登上牛首绝顶,自有一番景象,遥望长江一线,势欲浮天,百里景色,尽收眼底,南京城郭,历历在目,寥阔江天,令人神弛。牛首山胜景方算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