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寺
准提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盐阜东路10号,准提寺原为明代的疏理道公廨,是管理盐务的衙门。明代末年改建为准提寺,供奉的准提观音为佛教诸佛之母,心性纯净,皎如明月。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有施舍田亩碑两块和禁除营卫、地租碑一块。清兵攻占扬州屠城十日时,准提寺部分建筑被焚。雍正年间,由于御史陈伯闻和他的老师孙仲彝的鼎力主持和募化,重建了山门和大殿,并邀用中禅师驻于寺中,使准提寺成为扬州的一大名刹。石塔寺僧又赠庙田385亩给准提庵。清嘉庆十一年(1806),著名学者阮元在二郎庙菜园得宋三公石,移置寺东廊,后嵌在西楼壁上。道光八年(1828)又对准提寺进行了整修。咸丰三年(1853)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复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大殿、藏经楼,总建筑面积为1419平方米。
准提寺寺门朝南,第一进是山门殿,面南开三门。两旁为半圆砖圈门,中间为石细圈门,上嵌“大准提禅寺”石额。第二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门上嵌“不二法门”石额。第三进为大雄宝殿,系明代遗存,清代重新修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硬山重檐顶,屋脊正中有一图,图两边的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反面是“国泰民安”。大殿前原有两颗银杏树,现在仅剩西边的一棵古银杏,历经五百年风雨,仍生意盎然。第四进是两层的藏经楼,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两边的面阔较窄。藏经楼檐口悬“山藏海纳”匾额一块。楹柱上挂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集句“近水楼台开梵宇;平山栏槛倚晴空。”两边为著名楹联:“作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旧杜牧;主任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藏经楼正脊为瓦条筒花脊,两端为鸱吻和砖细吻座;中部是“双龙戏珠”砖浮雕,正、背面分别安装了“佛日增辉”和“莲花藏海”砖雕字匾,外墙为清水清灰墙面,其余皆用混合砂浆砌筑,既保持了扬州传统清水乱砖的风格,又有效地增加了墙体硬度。从藏经楼内靠东墙的楼梯间上楼,可见梁柱之间皆用榫铆连接,不用铁钉;花纹图案较为简洁,反映了明代建筑的特点。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