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子沟遗址群
石人子乡石人子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县城东南约23公里处的东黑沟水电站以北地带的东天山北麓强倾斜地带,是青铜时期延续至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存。199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发现了三座高台,一座在山上,两座在坡下,呈品字形,以等腰三角形分布,非常规则,从山上的一座高台到山下的两座高台直线距离都是4公里。该遗址分布范围大,在东西长10余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广泛的保存完整的岩画区、墓葬区、建筑遗址区。
岩画区内的岩画分布较广,内容丰富,较完整地记录了在该遗址区生活过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过程。单人狩猎,围猎,放牧,母系、父系时代的生殖崇拜,赛马,搬迁及服饰都较完整地记录在了岩石上,是研究游牧民族发展、迁移、变化较好的历史佐证。该区域内有上千幅岩画,其中有一块高1.3米,长3米多的卧牛石上的岩画,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动物上百头(只);狩猎图刻画的男性,头带现代喇嘛带的帽,上面有扇子形状,腰系弓箭袋或者是水袋,有三条腿(其中一条是生殖器),展示男人的力量,也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服饰;现代蒙古族、哈萨克族喜爱的赛马活动在岩画中也有反映,可见这是游牧民族的古老的传统运动项目。转场是游牧民族放牧的生活需求,几千年前的游牧过程在岩画中也有记录。在这里的岩画中有很多难以说明或者很难解释的怪兽,如有独角兽、双角大嘴兽等,这些动物的记录现代人无法读懂,可能是以前消亡了的动物。
石人子沟遗址中的墓葬保存较为完整,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的现象。建筑遗址清晰可见,地面石围明显,有一部分石堆遗址上还有用石块砌的墙,底部最大的一处东西近30米,南北20米左右,小型的直径也有4米左右。
2006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与新疆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王建新教授率20多名考古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到石人子乡石人子沟,对一处高台遗址进行发掘。高台遗址坐落于面积很大的缓坡上,海拔2100米,距离缓坡几公里之外是白雪皑皑的东天山,而高台遗址夹在东天山余脉的两山之间,朝北坐南,左面有潺潺的雪水沿山而下,南面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站在山坡上往北眺望,巴里坤大草原尽收眼底。
发掘过程中,发掘了15个古墓,出现了陶器、铜器、石器、铁器等的文物,还有马骨架墓葬、人骨架等。在编为01号墓葬、11号墓葬0-土的两具女性骨架,都是头东脚西的。截止2007年10月,经过两年对高台、墓葬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根据调查和发掘的情况来看,该遗址为大型的游牧民族聚落遗址。这些古遗址距今2200年前后,这里可能是史前游牧民族部落中心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匈奴人每年要在正月、五月、九月--,举行祭天地鬼神的宗教活动。在这些崇拜物上有一个最高主宰——“天”。“天”在匈奴及至在整个北方民族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力量。
这里出土的灶台两边是大型石磨盘、石砧板,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当年,许许多多的游牧民族聚集在这里,用三根木棍支起一个架子,吊起一个陶阜,燃起火堆,烤着滋滋冒油的羊肉,大碗喝着酒,拜天拜天、地,那景象何等壮观啊!由于游牧民流动性特别强,随着游牧民族的流动,高台建筑的功能可能在早期是居住的,中期可能是其他活动的场所,后来又变为祭祀的场地。根据发掘的推进,这些文化现象将会被一一解迷,这是研究西域文化最有力的佐证。
这个遗址是以军事为主,具有隐秘性。这次发掘整理工作,就是填补对游牧民族史前遗址群、高台、墓葬整体文化现象的发掘整理的空白。这次发掘工作将高台遗址、墓葬、石围及周边文化整体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寻找游牧文化之间所具有的一些关系和联系,这对研究游牧民族的发展、变化、迁徙将起到整体揭秘的作用,为今后草原游牧民族史前遗址聚落的发掘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揭密了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的一部分文化现象,为揭秘乌孙、月氏、匈奴文化现象及其居住、生活、迁徙、发展找到了一些联系和依据,将古代月氏人文化和匈奴人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推进了一步,为我国古遗址今后长期发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中发掘出的人骨,虽然还没有做DNA鉴定,目前尚未最后确定究竟是哪个游牧民族。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与新疆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这里进行的考古发掘后提出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国际一些专家的认可,如意大利教授布鲁诺、南京大学教授水涛、自治区文物考古所考古专家艾德利斯等,他们多次来到实地考察,并提出了该遗址应该是游牧民族的大型聚落遗址的看法。但被岁月尘封的游牧民族消失的迷雾已被对这个遗址的发掘撩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我们相信,这一遗址的真实面目在不远的时间里将会浮出水面。一个大型聚落遗址的神秘面纱将被撩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