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乡吴城村,处萧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以村为名。当地村民自古以来亦称吴城为“铜城”,这与历史上出土过青铜器、冶炼过青铜器有关。距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1973年秋,樟树市博物馆配合兴修吴城水库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吴城遗址。自发现以来,吴城遗址先后经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考古科学发掘。通告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中心是一座61.3万平方米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从揭露6000多平方米面积来看,清理了一批房基、陶窑、水井、铸铜作坊、道路、祭祀场所、墓葬、城墙和城壕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石器、陶器、原始瓷、玉器、牙雕等5000多件。出土有青铜戈、矛、刀,陶器及原始瓷器鼎、罐、盆、大口尊、鬲、缸、碗、盂、爵、尊,陶质和石质生产工具有马鞍形刀、纺轮、网坠、拍、垫、斧、镰、铲,以及铸造青铜器的石范。同时,还发现200多个刻画在陶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几何形印纹陶纹样40多种。吴城遗址在西段土城墙的城壕里,在近4米深不到4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20多个商代人头颅骨和部分肢骨。
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和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吴城文化可分为三期:一期相当于郑州二里冈上层,即早商时期;二期相当于殷墟早期;三期到殷墟晚期。10次考古发掘基本上集中在土城内,资料反映城内分布有商代的居住区、制陶作坊区、铸铜作坊区、祭祀场所、墓葬区、城墙和城壕等。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吴城遗址的发掘者,也是“吴城文化”的命名者)认为:真正能够证明长江下游地区正式进入文明阶段的是在江西省发现的以清江县吴城遗址为代表的吴城文化,该文化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一带的一支受中原商文化强烈影响的土著青铜文化,而且从早期开始即已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曾经参与发掘和研究吴城遗址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智范有一首赞《吴城遗址》的诗,诗曰:“樟树葱郁清江秀,阅尽沧桑胜迹留。曾见工奴铸铜器,犹记先民磨石头。农耕渔猎话艰巨,戈矛剑戟写春秋。掩卷沉思赞奇迹,创史英雄足风流。”
199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吴城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它的发现改写了江南古代文明史,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该遗址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国家文物局将吴城遗址定性为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
景点位置
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吴城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