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烈士墓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所在地是建湖县庆丰镇北秦庄。该碑高13米,顶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红旗,象征着在党的指引下,革命文艺大旗千秋万代永远飘扬。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创建于1941年春,院址设在盐城兜率寺和贫儿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全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一个普通班和一个少年班,共有师生400余人。正当这株文艺新苗茁壮成长之时,日、伪军集中了一万七千余人,由东台、兴化、射阳湖、陈家洋等地,分数路向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合击,企图一口吃掉重建不久的新军部。陈毅代军长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进行反"扫荡"战斗动员,号召驻盐城的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分散转移。鲁艺华中分院师生于1941年6月22日撤出盐城,至盐城以西、龙冈以北的黄家巷,两日后转移到盐城县五区(今建湖县庆丰乡),在这里编排、演出文艺节目,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短短几天时间,宣传动员了150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抗日自卫队。6月底,他们转移到湖垛镇附近,400余人分住在高马等几个大的村庄。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机关,也于7月10日转移至湖垛镇以北约7公里的左庄、汤碾、西站等地。
为了应付急剧变化的反"扫荡"斗争形势,军政治部宣传部长钱俊瑞来到鲁艺华中分院驻地,传达刘少奇政委、陈毅代军长指示,要他们立即分散转移。根据军部指示,鲁艺华中分院将全体师生分为两个队,一队由院部、文学系和美术系大部分师生组成,由教导主任黄源、音乐系主任何士德、美术系主任莫璞负责随军部转移:二队由戏剧系、音乐系大部分师生和普通班师生组成,约200余人,由普通班孟波、前教导主任丘东平、戏剧系主任许晴三人负责。转移期间,二队党的工作委员会由孟波任书记,丘东平、许晴为委员。新安旅行团总干事(团长)张平、新旅苏北分团团长张杰和张牧、左林四同志亦随二队行动动。为了保证二队转移期间的安全,军部刘参谋和徐怡泰、周占熊、丛云生、徐辛、路光、鲁军、徐光军等8人组成了一个战斗班,每人配枪,担任警卫。
1941年7月23日傍晚,鲁艺华中分院二院从军部驻地左庄以东的陶家舍出发,准备去盐城以西楼王庄一带。这时,湖垛镇正被一个中队的日军和近一个团的伪军占领,为了避开敌人,鲁艺华中分院二队选择了我党群众工作基础较好的盐城县五区为行军路线,途经吉家庄、北秦庄,然后到达楼王庄。
7月24日凌晨,200多名师生在北秦庄宿营时,遭遇了前来“扫荡”中国中央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社的日伪军,被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的伪军包围,师生与敌人进行了激烈战斗。在这场遭遇战中,鲁艺华中分院二队的丘东平、许晴、李锐、袁万华、张炳炎、丛云生、王海纹、叶玲、施予、徐辉、吴斌、朱丹、魏征、李馨和新安旅行团负责人张平、张杰等30多位师生不幸牺牲,邵惟、石流、左林、张修等60多人被敌抓走,还有五六十人被冲散。当地群众亦有4人受伤,8人惨遭杀害。
下午二时许,日伪军撤走后,避跑走的群众回来了,冲散的师生聚拢,只见北秦庄田埂上、稻丛中、沟河旁,躺着鲁艺华中分院二队师生一具具遗体,鲜血染红了散乱的行李包、小提琴、化装品和稿纸。他们为失去自己的领导、战友、亲人而放声大哭,悲痛不已。在当地群众帮助下,他们含泪将许晴的遗体与其它遇难烈士一起埋葬在北秦庄东南的荒地里,丘东平的遗体被安葬在古基寺东北的小河边上。
1941年12月14日下午二时,延安文艺界在文化俱乐部举行了追悼青年作家丘东平等遇难烈士大会,艾青、丁玲、欧阳山、高长虹、吴奚如、荒煤、刘白羽等均参加了追悼会。多年来,北秦庄干群深切怀念鲁艺华中分院二队烈士,他们逢年过节均办供品,到烈士墓前祭奠,当地政府特地将烈士牺牲地改名为东平乡、许晴村、鲁艺大队等,以示纪念。1985年,庆丰镇党委和政府,集资三万余元,在北秦庄前建了一座纪念碑,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殉难烈士纪念碑"碑名。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办公室和县文化局等单位,举办了华中鲁艺殉难烈士馆陈列室,刊印了《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册》,张爱萍将军为陈列室、纪念册分别题名:"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永垂不朽!"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陵园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万余人来参观。如今修复后的陵园纪念碑和陈列室、面貌焕然一新。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烈士墓1941年建湖县庆丰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