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上高县西南方,距县城35公里,是幕阜山脉末山的主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霄岭,海拔801.9米,据同治九年《上高县志》称:“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与蒙山并峙,蒙最大,末最高,与匡庐、西山并称雄盛”。九峰山境幽静,景色宜人,素有天作园林之称。远眺罗列森平,如辕门戈戟;近看则古木千嶂,树翠草绿,林荫蔽日。
崇福寺为九峰山最负盛名的寺院,据同治九年《上高县志、寺观》卷九记载:“九峰崇福寺,为唐钟传故宅,僖宗时(874-879年)钟传聚兵此山,既封南平王,拾宅为寺。”乾宁年间(889-903年),延请宜丰洞山高僧普满来此开山。后又有名僧道虔来住持寺庙。由于香火鼎盛,名声远播。昭宗皇帝为九峰寺赐额“宏济”,天年间(901-903年)改额“崇福禅林”,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宋朝时道诠禅师,无朝道全禅师,明朝的性空和尚都住持过此寺。道全和性空和尚对复兴九峰寺作了不少贡献。道全修葺了佛殿、藏殿、蒙堂、前资堂和东庵重楼。明洪武十年(1377年)僧性空增建了堂宇十五间,清初九峰寺毁于火。康熙十年(1617年),灵石和尚从宜丰洞山来,诛茅剪棘,复就故址,重建殿宇。重修的九峰寺为砖木结构,禅堂二进一井,两侧上下有对称厢房17间,整个寺院占地1800平方米,庙宇的重新修葺,使得僧徒云集,曹洞宗风因之重振。晚清至民国初年,佛教活动持续不断。抗日战争之后,因战乱影响,僧徒渐散。到解放前寺内只有僧众3人,其中有住持1人,俗家和尚2人。此时尚有寺田百亩,收租谷60余担,附近居民中有信徒常来求签占卜。正月初一,还有些信徒到寺烧香朝拜,由寺内和尚招待斋茶并分送斋饼。解放后较短时间内曾有僧人居住。1951年土改后,僧去寺空。由于年久失修,梁柱蛀蚀,屋顶渗漏,至1993年,寺庙大部分已倒塌。1995年经九峰林场和礼会募捐,将崇福寺前殿修葺一新,使千年古寺又重放异彩。
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名儒,曾对九峰胜景有很多生动的描述,留下了许多优美诗文。据《上高县志》记载:宋朝诗人阮阅、蒋之奇、杨登东,元朝邹明则,明朝李坚、清朝李凌汉等,都留下了不朽的诗词。
“名山幽古寺,钟楼伴书声”。九峰山不仅是闻名江南的佛教道场,而且是儒家的著名讲堂。明朝名儒邹守一曾在此开设讲堂,一时文人荟萃,远近闻名。寺后是唐朝时期,中国著名僧尼末山了然道场与祭坛遗址。它位于思公坪海拔493米处。了然道场由于年代久远,遗址现场毛竹林立、灌木丛生。在了然道场的主坪场外,还见有4个深达3至4米的红薯地窖。道场遗址偏北往东约16.5米处还见有舂米场和石堆。与了然道场同处一位置,在道场西部,祭坛构筑依山而筑,梯形,从上而下分为七级,俯视为扇形,石砌-墙体平整,祭坛斜长231米,每级宽约2.5米,祭台上部宽8米,下部宽约18米,祭坛每一级高约1.2米。在最宽的第五级往西2.5米处有一方形石台——道场讲经台。《古尼道场》诗云:野狐悟欲了前因,莫道空山迹已陈;石压昙根思净土,藤封菩树忆真人;云中竹迳来樵牧,涧外松志冷俗尘;午夜金鸡啼不住,无津谁识度三身。唐时著名僧尼了然在峨嵋峰下建立了道场。她是大愚禅师的法嗣,道高精深,威信很高。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大师赞其为尼中之杰。当时聚在她门下的僧徒有五百人之多。有一天灌溪闲和尚来到了然道场,扬言要和她盘公案,声称如果了然对答得上,就让她继续住持此山,对答不上便把她赶走。了然尼先派小和尚问灌溪:是来游山的或是为佛法而来?灌溪闲和尚答是为佛法而来的。于是了然出而升座,闲上前参拜,施礼一毕,便开始了场公案交锋:尼问:“上座从何处来?”闲答:“从路口来。”尼曰:“为什么不盖着?”闲和尚无语对答。第一个回合失败,开始施礼下拜。接着,他反过来向了然尼进攻,提出质问。闲问:“为什么是末山?”尼答:“不露顶。”闲问:“何人是末山主?”尼答:“非男非女相。”闲大声喝:“为什么不变样?”尼坦然说:“既不是神,也不是鬼,为什么要变?”尼对答如流,闲甘拜下风,只得老老实实拜了了然尼为师,在那里作园头三年。宋朝诗人蒋之奇诗曰:“翠黛轻拖促晚妆,白云归环岫苍苍,道人欲识普贤面,西蜀重烧十愿香。”
从了然道场再往上约一公里,就到了峨嵋峰山脚下,这里海拔723米,为唐宋尼僧墓区,墓地坐北朝南,北、西向均砌有石墙拱卫,形成一个有序的尼僧公共墓地,墓地较为平坦开阔,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石墙长达45米,高1.2米。墓葬24穴,墓穴大都为椭圆形、圆形和长方形三种。整个墓地古树参天,林荫遮日。
在了然道场往右下方约500米处,既清流峰与翠霞峰下的山洼地——艾坑,即为七祖遗塔墓地,此墓地处于两拱之间,地势陡峭,毛竹密布。从墓地分布来看。七座大型积石墓大都集中分布在墓地东侧,墓向均坐北朝南,墓地中央还有一条人为修筑的山道,人工山道还铺有平石块,有的边坡还砌有石块维护。墓地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
此外,在九峰禅寺的右边,还有保存完好的江南第一桥,九峰北宋石桥——蜈蚣桥、仰山北宋石桥、九子庵、仰山庵、宋代静觉堂禅师等遗址。在九峰禅寺左边的天竺峰下,有明清黄家岭庵址和碾米场旧址,在庵的西侧百米处有一泉水井,井水清澈,应为当年寺院的用水处。庵址位于天竺峰下,古木参天,环境优美,这里也是明清时代九峰山佛事的盛行之地。
九峰山是曹洞宗的重要活动地区,唐宋以来不少高僧慕名而来,成为九峰寺住持。同时,一批批僧人来此,经九峰寺高僧传教,又成为九峰高僧法嗣,并赴各地名寺住持道场,传播教义,从而使九峰寺成为培养高僧的摇篮。九峰寺虽经历史沧桑,几经兴废,但这块洞天福地对于中国佛学的传播弘扬,对于历史上高僧的培养作出过历史贡献。
九峰山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文献记载,更有其众多的考古文化遗存证实。省考古专家认为:大凡中国的佛教圣地,只留石塔类遗存,而象九峰山至今仍保存有古代寺庙遗址。尼僧塔林、禅师墓、寺院桥梁、寺院建筑材料(柱础)和与寺庙有关的生活、生产场所,很少见有,因而可以说九峰山处处蕴藏着古代佛教遗存宝库,九峰寺的概念不仅是一个崇福寺,而是九峰山众多寺庙的统称。自唐宋以来这里的佛事活动场所众多,它是供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同时它又是宣扬佛法、讲经的重要场所,不少高僧先后在此住持此盛行之地,又是培养高僧的摇篮,大量僧人积石墓的存在,又是高僧皈依天国的福地,因而可以说,九峰山是展示江南佛教历史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