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寺
三峰清凉禅寺位于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离城六、七里许,南临兴福寺;北临龙殿、小石洞;上临祖师山藏海寺,合乌目峰、龙母峰、中峰而得之名,旧名三峰禅院,相传建于齐梁。系江南著名丛林,与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为近代禅宗祖庭。
唐常建《詠三峰》诗中有“嫋嫋云溪钟”句,可证为唐以前之古刹。明嘉靖时遭倭寇之乱,僧众散去,寺亦日渐倾圮。万历时住持洞闻重建寂照堂,未几移主兴福寺。适汉月大师自无锡来此栖隐,主僧见其气宇非凡,遂延请住持,于是修葺废院,禅律兼修,为士民所钦仰。合邑善信发愿倡缘劝募,大力护持,建殿堂寮舍,重塑金身。自明末至清康熙间,次第建成天王殿、千华殿、大悲殿、準提阁,松演堂、禅堂、精进堂、内山门,并建养生堂,荼毗窑、普同塔院,凡栖真梵修退养送葬之所毕备。康熙三十八年勅赐御书“三峰清凉禅寺”匾额,始改称今名。唯大雄宝殿因工大费钜,至乾隆五年始克落成,后又续建地藏殿、罗汉堂、功德堂、法堂。乾隆五十三年,又请得钦颁龙藏全经共七百三十函,由邑人户部侍郎蒋赐棨照例代交印刷,并建藏经阁贮藏。全盛时有屋千余间,常住僧众及四方参学者多至千人,斋田一千七八百亩,下院四处,并管领中峰禅院、白雀寺、智林寺等属院十五处,蔚为吴越间一大丛林。咸丰十年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体建筑毁于兵火,主持药龛联合乡民巡逻,余屋得以保全。同治时重建寂照堂,请帝师翁同龢书匾并撰书楹联,原件已毁,现已请其玄孙翁万戈先生重书,翁同龢晚年又将家藏元僧世殊银字《楞严经》六卷补书四册送交三峰寺保存。药龛为重建大殿,积赀劝募三十余年始复旧观,并编篡寺誌又与其入室弟子宗仰上人在寺内设刻经处校刊佛经。一九四九年后,仍有僧人住持,文革期间,三峰寺被毁,变成一片废虚。
2001年,三峰清凉禅寺经政府批准在原址恢复重建,历时五年,一期工程于2006年10月18日竣工。2006年11月28日,举行恢复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仪式。恢复重建的三峰寺占地50亩,总投资3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建有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僧房等建筑。寺院山门外的照壁,宽21米,高7.3米,为省内巨型照壁之一,正面镌刻赵朴初手书“心经”,反面“大愿成满,百福庄严”八个大字,乃近代爱国高僧弘一大师所书。正门为三门殿,上悬清代孙镐所题“三峰”匾额;天王殿上悬“最上一门”匾客,乃旧迹;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翘角凌空,金饰彩绘,气势恢宏。殿内供奉三世佛,左药师、右弥陀、佛福释迦居中,庄严肃穆,慈悯安详。大雄宝殿面积1100平方米,共计有红木柱子66根,最高的柱子为15米,是江南最大的红木结构大殿。
三峰寺景色宜人,有著名的“万松林”,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及三峰三十景。在三门殿前两侧高耸着两棵明代的名贵树种“紫桐”,三门殿下有青石浮雕“三峰松翠”,三门殿后场地两侧为钟楼、鼓楼。穿过天王殿,在大雄宝殿的场地上矗立着由高锡青铜铸造的万年宝鼎,总高6.2米,重约7.5吨。寺庙中轴线的北面为生活区,有斋堂、僧房;南面不远处有旧迹“挑水潭”,为历代僧人饮水、浇菜所用,潭水清澈鉴人。整个寺庙建筑保持了明代建筑风貌,焕然一新,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曲径回廊,竹林花木,幽雅清静,无上清凉。
虞山街道:常熟市虞山街道区域面积为6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7万人。虞山街道定位是打造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核心区 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17】103号文件)、苏州市政府(苏府复【2017】62号文件)日前先后发文,批准了关于常熟市虞山镇行政区划的调整。 …… 虞山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