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古城
崇左城区太平镇,位于江州区西南部,她位于左江中游,地跨左江南北岸。湘桂铁路自东向西南穿过江南城区,左江从西南入境,往北而南迂环城中,再绕向东北面流去。古有“丽水四折,环其三面,其形若壶,故名壶城”之说。指三面被左江环绕,为一个右岸的牛轭状河堤。
元明以来,人们依山形就水势从中营造了一个葫芦城。它取宝葫芦的灵气,只有一条大路从葫芦口进城,四座城门牌号临江而开。葫芦城之内人群聚居,财富聚集,经济繁荣。清太平知府甘汝来作诗《阅壶关城》:“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其郭。东西南三面,阻江无他虞。城北两江口,为陆为通衡。”太平镇历史悠久,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闰六月置太平路。太平路治所今城区太平镇。太平府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为土石砖结构,城墙“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一尺,周围六百四十二丈。分设东、南、小西、大西、北五城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崇善县治迁到太平府治太平镇附廊。从至元二十九年为路、府、县、专区、市治所在地,距今已有810年的历史。明、清两朝曾先后设知厅、教授、训导、巡检、都督、府、县署,建肇化、静庵、壶山、丽江、桂香书院,还建有众多的坊表、亭堂、祠店和弥陀寺、积庆寺等。民国25年(1936年)前,镇上祠庙、亭堂、寺院大部拆除,取料建好亭、学校。解放后,仅存丽江亭(今江北南门码头)和文庙旧房8栋。太平镇四周环山,东面多呈螺婉状,顶尖-,酷似妇女发结。城东有称"文房四宝"的文笔山、笔架山、墨砚山(旧称金柜山)、三元山;旧太平府城八景有“山寺僧灯”、“青莲叠翠”、“石门渔唱”、“陇口樵归”、“绿树神锹”、“白云仙洞”、“鳖峰耸立”、“笔架晴岚”。其中“鳖峰耸立”指的是归龙斜塔(也称水宝塔),位于城区东北2公里,立于左江之中的石头岛——鳌头峰上,处急弯激流之中地势惊险。是明朝知府李友梅于天启元年(1621年)建造,始建二层,明崇祯二年(1629年)建成三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知府徐越加建两层,成为五层砖塔;古塔为八面台柱使结构,每一檐角悬挂铜铃一个,随风摆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底面周长为21.75米,塔底直径5米,塔高18.28米,水平偏位1.42米,倾斜度为4°24′46″,为世界著名的8大斜塔之一。太平府时期今存古迹有《丽水龙神庙碑》(碑在原丽江公园旧址)、《奉宪勒石》及王元仁连笔草书《千年寿》等3块碑刻;有古城墙、城门3座及石牛、玉井遗址等。城东墨砚山面江崖壁上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御史毛伯温书勒的“元老壮献,平交伟绩”8个赫然大字,今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外左江河沿岸有20多处花山壁画,城东南5公里处有左江石景林,面积约100公顷,西面与水口湖景区相连,景区内石峰林立,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峰巧、峰秀、洞幽、壁峭、石奇、水纵横、满目苍翠。被誉为“全国少有,广西第一”。城东6.7公里陇王屯文羊山上的文羊岩,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洞中有6大洞府,1大洞厅。三洞府有归龙塔倒映奇景,犹如瑶池仙境,其洞顶通天,一缕阳光照射洞内,宛如一线天,景致独具一格,七洞厅从东至南构成石城连七峰。北郊有白云洞,位于明冲村背后白云山上。山上常有白云缠绕,由此得名白云山。白云山东南走向,山峰迭连,长约3公里,主峰高246.9米。山体石质系石灰岩,此山山腰排列有7洞,尤以白云洞最胜。白云洞建于明末,相传葛洪炼丹与此,后仙化作白云,洞因此得名,洞宽约6米,高12米深约30余米。洞中悬石,叩之有声;洞右立一石,斑斓成色,形似鹦鹉,名鹦鹉石。洞前左壁,闽人周璞书"白云洞"三字刻于石壁。洞前树木成荫,清净优雅,似仙人洞府。
白云洞洞前草青树绿,郁郁芋芋,洞口右侧,鹦鹉石柱挺立;洞内,奇石怪洞,绚丽多姿,前人留下的题刻甚多。西南郊壶关外教场之西青连山上有徐霞客游历过的碧云洞。为明代万历41年(1613年)参戎顾凤祥开道叠登,素有"碧霞胜岩"之称。洞口东向有"碧云洞"三字,为顾凤祥开道叠登参时所勒。洞内分东南西北四穴,峙峡曲折,环穿山间。东穴有透光"天门";南穴通"宝盆"、"通天",外通山顶;一道光线直射而下;西北穴通"盆龙",有"群峰献媚"、"华盖亭"、"卧虎"等胜景奇观。洞内外壁上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多处,为县城佳景之一。
1984年前后,辟为游览景点有:水口湖风光、左江崖壁画、左江石景林、文羊洞、归龙斜塔、白云洞、碧云洞等。除上述风景点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如太平府古城堡、黄巢城、南阳古渡、金花山绝壁题词、"千年寿"古碑、板麦石塔等,无一不是上好的去处。解放后,太平镇为崇左县城所在地。1951年湘桂铁路南(宁)凭(祥)段全线通车,火车站设在县城江南。1969年建成崇左公路大桥
(今称一桥),从此沟通了县城南北城区。1989年底兴建的太平大桥通车。
太平镇已成为桂西南的交通枢纽,亦是江州区交通运输中心。
崇左左江壁画,位于江州区孔甲村双对机山至陇狗山的左江两岸,全程80公里,共有双对机山、驮柏山、黄巢城山等28处崖壁画点,这些崖壁画不仅分布在左江两岸的峭壁上,有多处是远离左江数公里的陆上崖壁画。这些壁画多为各种姿态的人像,作画地点悬崖峭壁、高陡艰难,时间约在战国早期至东汉。其中,又以驮柏山壁画为最。该处壁画点作在驮柏山西南长约100米的陡峭崖壁上,北距驮柏街约50米,西北距驮柏新街1公里,隔江西距卜湍屯0.75公里,与下游的银山崖壁画相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