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本坊
在铅山古县城永平镇西门幸福弄西侧弄口,有一四角亭。亭叫“报本坊”,为南宋大儒朱熹所题。亭西壁嵌一碑,碑高150厘米,宽74厘米,刻有白菜一株,题词两句——“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这是明代铅山知县笪继良立的碑刻。
报本坊位于永平申家巷。
报本,报答父母之意;坊
:牌坊,旧时一种类似牌楼的建筑物,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报本坊是为了表彰南宋永平少年申世宁的孝行而建的。
南宋绍兴六年(1137年)叛将潘逵兵袭永平,到处抢夺财物。其中一伙兵丁进申家。当时,申父年逾古稀,卧病在床。家里一贫如洗,无物可取。兵丁气急败坏,高举钢刀,威逼申父:“老东西,快快交出钱财,否则别怪我刀枪无情!”这时,正在床前尽孝的申世宁见父亲生命有虞,毅然伏在父亲身上,高声叫道:“别杀我父亲,我愿替父受死!举刀人见世宁年未弱冠,命他离去,世宁不从。再次叫他离去,世宁仍然岿然不动。兵丁只好向世宁砍去,连砍三刀,世宁身上血流如注,浸透衣被。然而,世宁却闭目咬牙,毫无惧色。兵丁也为之感动,匆匆解衣为其裹伤后,收刀而去。
词人辛弃疾闻悉,异常感奋,欣然赋诗:"世宁孝行何高高,慷慨性命轻鸿毛。尔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太傅赵士礽亦有诗赞曰:"铅山乃灵山,号为七宝库。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礼围较文章,发为性仁赋。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时凶资贼多,炽焰不容捕。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愿代父这死,三万色不怖。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
宋淳熙年,知县陈映在申家巷口,立“报本坊”颂扬申世宁孝德嘉行。朱熹闻讯后,十分赞赏,亲书“报本坊”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