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 > 临淄区旅游

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

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
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坐落在齐国故城遗址的原西天寺旧址上,北临桓公台与齐故城排水道口,东面不远处就是闻名遐迩的齐国历史博物馆、东周殉马坑和孔子闻韶处。车水马龙的大道坦途连接着密集的文物景点。倘若在这方圆数里内安排个“齐国故都一日游”,会让游客感到档次上乘、内容充实而又不致于疲倦。

西天寺是临淄著名的古建筑,又名三元阁。最盛时整个建筑北起石佛像,南至石塔群,跨度约三华里。其主建筑以砖石结构立于高阁之上,有大殿三座,每座各三间,分别为“天元”、

“地元”、

“人元”。这正是西天寺又称三元阁的缘由。阁下有门洞可以通过。阁旁建庙门、僧房、钟楼,与高阁浑然一体。钟楼内吊有一人多高的铁钟。破晓之时,浑厚的钟声在辽阔的原野上飘荡。

旧临淄县八大景之一的“西寺楼头听晓钟”,便由此而来。石塔群是和尚们的墓地,其中两尊塔身较大,一为“六合塔”,一为“千佛塔”。

千佛塔塔身上刻着一千尊栩栩如生的小佛像,塔顶上放有夜间能发光的舍利子,传说来自寺内高僧的骨灰。如今石塔群踪影全无,惟有北魏石佛保留下来。古都临淄的石刻艺术伴随着佛教的高峰低谷而几度兴衰,在西天寺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1985年,在兴建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的同时,又在西天寺旧址上新建了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石刻馆以西天寺原有北魏大佛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区内100多件具有重要文物、艺术价值的石刻、佛像、碑碣被集中在这里,得到妥善的保管和研究利用。石刻馆现为齐国历史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内建有水池、假山、碑廊,遍栽奇花异草、苍松翠柏,成为一个集石刻造像艺术与游览观光于一园的旅游景点。

石刻馆门前两侧安放着一对汉白玉雕石狮,传为西天寺旧物,颈系驯带,爪戏绣球,造型具有明显的元明风格。石刻馆门楣上悬挂着镏金匾额,由当代书法家王遐举题写。

进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面矗立的两尊石佛,呈南北纵向排列。南面一尊高4米有余,重约10吨,立于雕刻着212个小佛像的巨型石座上。石佛面向馆门,赤足而立。石佛头部是后来所换,和佛身风格有所不同。原在齐陵镇朱家终村的康山寺中,198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985年为便于集中保护管理,动用大型吊装设备转移到石刻馆内。北面一尊就是著名的北魏大石佛,佛身高5.6米、宽1.8米、厚1米,面庞丰满,头饰螺髻,赤足袒胸,身披通肩袈裟立于覆莲座上。雕刻手法呈现北魏风格。因常年累月风雨盘剥,致使石佛口部与左手上有残。

1964年山东省政府曾拨款3000元建房加以保护,现在房屋早已荡然无存。据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此佛名“无量寿佛”,原在后赵石虎所建兴国寺中,宋初兴国寺更名广化寺,元代至正年间寺毁,明代洪武年间重修,改称西寺,即西天寺。西天寺已经毁坏多年,惟有这座历尽沧桑的石佛陪伴着星转斗移,默默地守望在这齐国故城一隅。自公元四世纪问世,1600多岁的无量寿佛曾经端坐在高梁大殿中承接过连绵不断的香火,如今置身于光天化日之下,承受着无情的风雨剥蚀。石刻馆管理人员忧心忡忡地说,这样任其风化,用不了多少年就会面目全非。只有建起屋宇保护,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才会流传下去。

石刻馆中的另一道风景,隐匿在院西部那80多米长的石刻长廊里。这是古都临淄近两千年间石刻艺术的缩影。最早的是一块总长1.3米、殿宇径0.94米、高0.8米的东汉造像石刻。刻石取古刹屋檐式结构,前方后圆,穹隆顶,前檐有瓦垄三道;殿顶刻“曹大夫和贾大夫”题记。檐下凿石龛,内刻三图像,其中二像作对饮姿势,一像旁立。

龛右侧刻有“东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的铭记,时值公元183年,为临淄造像遗存实物之最早者。兴福寺石佛三尊东西并列,结跏趺坐于半米高的束腰须弥座上,施螺髻,披袈裟,袒右臂,三佛等高1.77米,面部稍残。旧县志记载,兴福寺在项家庄西门外,有造像三,明洪武二年制。1985年春,三尊石佛移于石刻馆内。

碑碣是石刻馆碑廊的重要内容之一。元代达鲁花赤李仲明曾在齐故城东南隅筑临淄县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在县城四门建敌楼。至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重修时,在夯土质城墙的外面砌以砖石,四块石质横匾分别镶嵌在四面的城门上:东为“淄流斜抱”,西为“愚岭遥盘”,南为“牛峰翠蔼”,北为“渑池衿带”。其中“淄流”指沿故城东墙自南至北蜿蜒而去的淄河,“愚岭”指城西25里外的愚公山,“牛峰”是指城南12里处的牛山,“渑池衿带”意为不远处的渑水与申池傍依着临淄城,犹如城之襟带。由这四块匾额,即可分析出当年临淄县城的地理位置与四方形胜,显示出设计者独有的匠心。

20世纪60年代城门拆除,四块匾额在临淄县文化馆保存下来

,现已镶嵌于石刻馆碑廊南段供人们瞻仰品评。另有龙泉寺御赐石碑、曹植词碑等,也是书法爱好者们难得一见的珍品。御赐石碑来自齐陵镇西龙池村北的临淄著名寺院龙泉寺,昔日这里殿宇轩昂,石佛屹立,碑碣幢幢,有一名泉曰“龙池”。临淄八景之一的“秋入龙池月皎皎”即此。

婉约派词学大家李清照之夫、曾任北宋淄州知州的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临景赋词曰:“原水混混,绿竹猗猗。”御赐石碑成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高2.2米,宽0.87米,厚0.23米,上刻清圣祖赐龙泉寺的李白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建安文学的优秀代表人物曹植,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封临淄侯,魏黄初三年(公元220年)就国,次年改封鄄城侯。大约在南北朝时,临淄人思念曹植之德才,遂石刻其诗词作为纪念。碑为圆形方基,高48厘米,宽31厘米,厚11厘米,正面以隶书书丹,部分刻字已残缺,碑阴刻孔子像。曹植词碑先后在西关小学和区文化馆放置,后移到石刻馆碑廊。

碑廊内还陈列着一只跪卧状石羊,是位于孙娄乡王家庄西的元和寺旧物,长136厘米,宽63厘米,高106厘米,模样并不引人注目。一段令黎民百姓回肠荡气的“耙恶僧”传说,又使它让人刮目相看。《临淄文物志》介绍,元和寺早年规模宏大,僧侣数百,圈地于寺,横行四方,经常夺民女于室,劣迹昭著。大约在明代初年,忍无可忍的乡民终于告上朝廷。皇上体恤民苦,下谕除之。众僧连坐,一小僧哭陈皇上恳求宽恕,皇上说一声“罢了”,意在除恶留善。

而下官错解其意,以为“罢了”就是施以“耙刑”,将众僧侣全部绑缚于旷野,埋身于土中,仅头露地面,然后全用铁耙除之,并且毁寺还田于民。元和寺址已无痕迹,惟有寺中一尊造型温情和善的石羊被保存下来。1986年被收藏于石刻馆中,与来自他处的同类们一道构成了碑廊中的石羊“方阵”。

紧靠石刻馆东墙的院内假山上,放置着一块其貌不扬的赭色怪石,据说原是临淄区篓子村中的一块陨石,早年由九霄云外飞来齐国故地,传为镇村之宝。走近了看,上面有几个类似大篆体的古文字,好似人工所为,却不知出自哪朝哪代何人之手。这一“巧夺天工”的杰作,为弥漫着浓重人文气息的临淄石刻馆,增添了几分来自茫茫宇宙间的魅力。

邻近的临淄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陈列馆会感兴趣:
走遍临淄区

>>东周殉马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