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西南州 > 兴仁县旅游

大野场彝族风情村

大野场彝族风情村

大野场彝族风情村

大野场彝族风情村位于兴仁大山乡境内,距县城40公里,由大小野场两个自然村寨组成。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特产丰富,民族色彩浓厚。

宾朋进入大野场,热情好客的彝家妇女们双手各端着一杯香喷喷的米酒,唱着“我们不常聚,难有相见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彝乡多美酒,用来敬宾朋;为聚为欢乐,请你喝个够……”的酒歌迎接。节日或寨中喜事,便是通宵达旦的对歌、狂欢的舞会:古道热肠的老人还会向宾朋讲述彝家的起源、发展和憧憬。

大野场彝族居住的房屋,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式样,木质结构.一般三间,中间称堂屋,两边为卧室,楼上通常储藏粮食或存放大型物件。修建正房以三间四立,因“四立”与“事业”谐音,表示事业有成之意,切忌四问五立,意味着四分五离。

大野场彝族特别注重古老的彝族语言和文字的传承,从小就教育身边的子女习彝文,说彝话,使懂得彝文的人越来越多,文化艺术不断发展,诗歌、故事、寓言、语言、谜语、童话、舞蹈等民间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大野场彝族服饰古朴典雅,男女通堂包青、蓝、白色棉布头帕,妇女头帕较长,环绕多层,状如“大盘”。男女衣裤外加青、蓝色长袍,系腰带。女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周围多绣花纹或镶花边;女鞋绣有花纹。逢年过节或探亲访友,妇女除穿着盛装还戴银质梅花饰额,大泡花银质手镯、指环等。

大野场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祭小节”、“彝年”、“丰收节”、“火把节”等,尤以“火把节”盛况空前。相传,古代天上、地下两个大力士摔跤,天神大力士战败后放出害虫作贱庄稼,彝族先人执火把驱虫,成为传统的火把节。大野场彝族火把节年年举行,场面壮观。届时,大野场及周围彝族村寨的人均执火把,绕住宅,插松明火把于田坎上,于是驱逐害虫。游巡后.聚在村畔篝火好,弹月琴、-、饮酒、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婚俗。大野场彝族解放婚姻,有同宗、同支、同姓不通婚、姨表亲禁婚等规定,婚姻多为父母作主。其婚姻过程中有:订婚。男女青年相识相爱后,相互赠送”信物”。男方征得父母允许后,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后,媒人带男青年和两瓶酒等到女方家订婚。女方父母征得女儿同意,当场揭开酒瓶饮酒表示同意,并由男青年给女方一定彩礼订婚。吃鸡挂。订婚后选择吉日,由媒人携带男方家衣料一段、酒两瓶到女方家,女方家杀一只鸡款待媒人,并请族长和寨上懂礼仪的人作陪,鸡挂给媒人吃,然后用线捆好鸡挂带到男方家,男方家同样杀鸡款待媒人,媒人吃了鸡挂后,鸡挂捆在一起,交给男方家保管,以示男女双方终身大事的凭证。

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时,双方家长择定吉日“办烧香酒”,由媒人、押礼先生率领男方直系亲属携带已协定之礼物和现金到女方家,女方家热情款待,由直系亲属作陪。作陪者给客人斟酒时,三步上前,三步后退,盘旋迂回、将酒递到客人胸前,酒过三巡退下。押礼先生将财礼和现金放入搁酒杯的盘内,交给女方父母为女儿办嫁妆。

结婚。姑娘在出嫁前三天由寨上姑娘陪伴哭二天三夜。哭述出嫁的痛苦,表示离别的悲伤。临出嫁的头天晚上,在专置场所,由老年妇女一边喝酒、一边用彝语唱酒歌。酒歌的内容是诉苦情的教育,鼓励新娘到婆家后要懂礼节、守规矩、勤俭持家等。接亲之日,新郎不上新娘家,只由媒人、押礼先生率领娶亲和抬嫁妆的小伙子和两匹好马前住接亲。发亲前,由一接亲小伙子背一口装有给新娘的一双鞋一条裤的箱子,趁天没亮时返回男方家,俗称“抢路”。新婚当天,新郎不得随意进洞房,新娘子由送亲婆或她的小妹等陪同。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回门。喜酒办完后,男方谢媒,算了结一桩大事。然后,择定吉日,再接新娘回家,女方家亲哥弟。姐妹等再送新娘到男方家。通过一定的礼仪后,男女双方才能同床共枕。

大野场的丧葬和信仰也是多姿多彩,仅1990年以来,先后有来自日本的三个旅游团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旅游观光者来到大野场,领略到彝族人的古朴民风,热情好客的彝家人给客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96年10月,中国峨眉电影制片厂专程前来拍摄了大野场彝族风情。

邻近的兴仁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村会感兴趣:
走遍兴仁县

>>真武山公园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