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烟墩相隔务川县城40公里左右。烟墩地名的来历与烽火台大有相关。烽火台建在一墩大石山堡上,山堡向北,方向落脚处于悬崖陡壁,抬头看高山顶立、云雾多端。向东直上去往砚山、濯水。山堡的结构以青石为主,地表少许泥层,青石为石灰岩,相当坚硬,进入山堡顶必须经过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古人将烽火台建在山堡顶上是因石头炸不烂、攻不垮、人难爬,有其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关于烟墩烽火台的建立,有许多凄婉的传说。有年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剌骨,一个从四川背盐巴的0经濯水、砚山到务川县城卖盐巴,当走到山堡时,天插黑,再也不能往前走,盐巴0心焦而不安,路边歇息又怕强盗抢盐巴,于是发现山堡岩边有一羊肠小径,背0顺路到山堡顶上栖息,到了晚上,风雪交加,背0冷得支持不住,黑夜中胡乱掰些草木点燃取暖,顿时风火盛旺,越烧越大,火势照亮了周边几十里,连务川县城的人都能看到城东天空一片红迹,人们认为是奇异的“火烧天”。此事惊动了县知县,县知县观天色到天亮。
天亮后,天空是一大片黑压压的狼烟,不知何故,知县率部查看,山堡几十里地方站满了人,在观其怪象。了解实情后,盐巴0被烧成黑骨,堡顶上盐巴一片,黑糊糊的。知县回府后,仔细思量着,如此山堡着火,竟能号集众多几十里外的人汇集。根据盐巴0经过的线路,四川彭水、务川濯水、砚山、务川,此山堡修建烽火台是个好地方,山堡是一墩巨大的石山,着烟于墩石上,知烟而知事,顾名思义举名为“烟墩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