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兰州市 > 榆中县旅游

金家崖

金家崖

金家崖

宋代时,有一金姓彭城(今南京)人来定西经商到了苑川,在苑川河与巴石沟的三角洲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后来人口日渐增多,加上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逐渐形成集市。热闹的集市坐落在北山脚下一片平台上,临河还有一溜低矮的土崖,故此就把这里称为“金家崖”。

集贸之乡

金家崖之所以成为乡下的一处集镇,主要是地理条件形成的。这里离兰州30公里,又在丝绸古道上。于是车马店、骆驼场、小客店应运而生。镇后的巴石沟是辽阔的北山总出口,北山崎岖不通车,粮贩子吆着骡子、毛驴,驮着装满粮食的毛口袋,翻山越岭,从巴石沟出山到金家崖街上卖粮食。金家崖各粮店备有许多筐箩和木制的升斗,一旦成交,就由粮店伙计蹲在装粮食的筐箩边,用公家审核过的升、斗、合过数,买方即将粮斗(容器)端过倒进自己的粮袋里。街上粮店、铺面前堆集如金字塔状的粮食筐箩数以百计,各粮食字号伙计加起来达数十人。

因路途太遥远,这些赶毛驴的粮贩子们得在金家崖住一宿,第二天黎明把粮食卖了才能返回,所住宿店家的槽头上,毛驴、骡子挤得满满当当,骡马店老板的生意也就火爆起来。粮贩子卖了粮,就买些日用杂品回家,于是,金家崖的杂货铺应运而生。各杂货铺经营四川的白砂糖,秦安的土织布,永登灰蓬草烧制的灰碱,青海的青盐,当地的清油,陕西朝邑的辣椒,以及一些针头线脑等等。

和杂货铺并立的,还有庆仁堂等中药铺,这些药铺老板全是陕西人。店铺前檐下总挂着二尺长五寸宽的木牌,上面用油漆写着“云南三七”、“广东白术”、“西藏红花”等字样,店铺门侧立一大木牌,-“雷公炮制”、“童叟无欺”。同时还收购兴隆山、马衔山一带药农出售的中草药,他们把马衔山所产党参称“马党”,公认质量极佳。

三圣庙前是炭市和柴市,南边歇驾嘴一带的农民,从水岔沟煤山上用牲口驮来各种块炭和一捆捆木柴。炭市以西的街头是出售活羊和倒卖牲口的大场,这里人称“羊家沟”或“羊市口”。每天凌晨4点开始粮食交易,日出各店铺开门,人群熙熙嚷嚷到11点左右。所以人称金崖集日为“露水集”。

文化之乡

金家崖有丰广书院(后改为小学)、女校,并且文化娱乐活动也尤为活跃。每日上午露水集市上,人马车辆拥挤不堪,下午略显宽松,但仍然是热闹的,时不时有河南人拉猴子在街旁摆开场子耍猴戏,在锣和鞭子声中,猴子戴王冠穿蟒袍,空中翻跟斗,驾小狗犁地,博得围观者的掌声。另外还有一种扁担戏,扁担戏是一人挑两只木箱,外带四根指头粗的竹竿,走乡串村,在地头、河边、街角,只要有人,就歇下担子,用四根竹竿立地撑起一个有古建筑屋顶式样的布幔小舞台,艺人随即也钻进布幔中间,用两只手套道具扮成小猎人和老虎,脚按打击乐,口哨当伴奏音乐,剧中老虎咬了小猎人的头时,小猎人用手摸头,口哨就发出声音:“我的头,我的头!”微型的布幔小舞台演得有声有色,看得孩子们如痴如醉。卖武的场面更加雄壮。卖武者光着上身,把刀枪剑棍放到地下,双手抱拳向四周观众行礼:“小弟来贵地求碗饭吃,请地方豪杰高抬贵手。”然后龙腾虎跃,闪展腾挪地表演起来。

金家崖东边的寺背后村还有一个孤老院,是-政府办的一个慈善机关,收留着几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衣食由公家管。其中有一对盲人老夫妇,为了弄几个零花钱,他们用棍子捣地探路,互相搀扶着来到金家崖街头,双双坐在条凳上,老汉弹拨三弦琴,老婆敲击琴铃,弹唱《下四川》《大保媒》。当然,给他俩捧场丢钱的人不多,故此他们收入甚微。庙中有座戏楼,这里曾演出过皮影、木偶戏。解放前山西蒲剧团在这里演出时,有个艺名叫攸晓兰的一位青年小伙子善演丫环、花旦,行走如风摆柳,腰功特别好看,于是在这乡下镇子里掀起了一股追星热。

-102军11团曾在金崖一带驻扎,团里有个铁血剧团,曾在三圣庙木板舞台上公演多日。每年秋收时节,就是街上三圣庙唱戏的日子,请来通渭王箱主的秦腔戏班,在三圣庙舞台上,大张旗鼓,昼夜演唱大戏,台下人山人海。演出的剧目有《琵琶记》《白蛇传》《岳母刺字》《灵隐寺》《游西湖》《孙武子雷法行兵》以及加演的独幕剧《柜中缘》等等。大年初一晚上,几百米长的街道,几十户商家店铺,每家商号的铺面檐下,都挂四盏纱灯。金家崖的纱灯,都是四方形,四面都绘着彩色故事,有《三国》《西游记》《封神榜》等,还有梅兰竹菊和二十四孝图等等。有一商户在自家门前挂起一盏走马灯,灯下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大年三十,中药铺里的相公便把用火硝、木炭、硫磺、铜末、生铁末合成的烟花抱出来,放在当街,燃放起来,这自制烟花喷射的彩焰竟比房脊还高。

绿烟之乡

绿烟是甘肃地方特产。明代由肃庄王朱模引入榆中青城,民国初年传人苑川河下游。金家崖是绿烟主要产地,每年麦收后,苑川河谷地包括两岸台地都是葱绿一片的烟田。其中,齐家坪蔡家场的烟叶最为出名。有了烟叶就有了制烟作坊,作坊以烟叶为原料,配以多种辅料加工成烟丝,用铜、铝制成的烟具注水而吸,故称“水烟”。为了纪念绿烟的种植和传播,各烟坊还供奉诸葛亮,并有对联:“佳种遗南方,无非薤叶芸香;芳味人心脾,可解烟岚瘴气”。水烟作坊有大有小,在工棚里,两人一组,用特制木刨削刨叶丝,师傅叫“上手”,徒弟称“下手”,两人配合默契,用劲轻重适度,将配上作料散发香味的烟丝压制成四方形的烟丝片,一组可日产水烟四五百片。产出的水烟丝或厂家自己运往上海、南通一带销售,或者南方客人来这里收购。凡是能经营得起水烟厂的人家,都会获得优厚的利润。烟厂,便是苑川流域财富的象征。

蔬菜之乡

金家崖除了种绿烟、水稻,还有一种特产便是韭黄。韭黄产地主要在金崖镇邴家湾村。菜农们在入冬时将韭菜田用厚厚的麦草盖住,待到腊月,掀去麦草,韭黄已长得鲜嫩而粗壮,这在当年是很稀奇的事。兰州周边地区,唯有金崖镇邴家湾村的韭黄最粗壮最鲜嫩,深受人们欢迎。1981年,这个村被确定为兰州市蔬菜基地。

企业之乡

民国时期,金家崖就有糖坊,是农民一家一户用当地糜子为原料制作的食用糖,有外形像胶的胶糖,有色白而内虚的白糖或叫“灶糖”,还有用黄豆、麻子混合制成的块糖。糖坊主人把这各色各样的糖装进圆形木盒,用扁担挑卖。还有银匠,-妇女首饰;有几家铁匠,打制锨镐锄耙;有掌匠,专为过路骡马钉铁掌;有冶炼作坊,铸造犁铧火炉;有染坊,将白布染成各种颜色。

金家崖人原来就有经商办作坊的经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轻车熟路,抓住机遇,又开始从事工商业。这时309国道和夏方公路从金崖交叉通过,交通四通八达。于是,造纸、翻砂、榨油、塑编、油毡、地膜、制箱等工业在金崖镇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这些民营的大小企业,吸纳了不少当地的农工,几个大的厂子工人达到几百人,为人烟稠密的苑川地区提供了就业门路。

邻近的榆中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崖会感兴趣:
走遍榆中县

>>明肃王墓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