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景陵
唐宪宗李纯景陵
唐景陵位于蒲城县城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是唐宪宗李纯陵墓,景陵依山建陵。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个皇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了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唐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生平
李纯出生时,正是皇曾祖代宗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即位,父亲顺宗被立为太子。李纯幼年懵懂之时,长安城里就发生了“泾师之变”,仓皇出逃的德宗没有能够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没有及时撤离者有77人死于叛军之手,这使德宗一直痛疚不已。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德宗刚刚重返长安。有一天,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这一回答使德宗大为惊异,作为当今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很契合实际,德宗皇帝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贞元四年(788)六月,11岁的他就被册封为广陵郡王。
宪宗自幼遭遇战乱,他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有些混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德宗收养为子。宪宗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些奇特。贞元九年(793),时为广陵王的宪宗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尚父郭子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乐舞俑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与郭暧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戏剧,流传很广。由于母亲是代宗长女,这样算来,郭氏与顺宗是姑表兄妹,郭氏就长了宪宗一辈。或者说,论辈分,宪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他们成婚后,时为皇太子的顺宗因为郭氏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宪宗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795)时,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此即后来的穆宗。
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六日,宪宗被册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权勾当军国政事,即代理监国之任。八月四日,宪宗得父皇传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这一年,宪宗28岁。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一刻确实来得太快了。难道有什么神力相助吗?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宪宗的登基伴着顺宗的内禅一直被人们猜疑着。宪宗登基前后,也的确有一些无法弄清楚的秘密。我们可以列举这样一些事例略做说明。
其一,宪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以后,“二王”集团的陆质借侍读之机有所规劝,被宪宗制止:“陛下令先生为我讲解经义,怎么还扯其他的事?”说明此刻的宪宗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也就是说,宪宗在这一过程中未必是被动的,也似乎不会不知情。
其二,在这年六月最早动议皇太子监国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时年61岁。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事出有因,很值得索解。与韦皋上表差不多同时,荆南的裴均、河东的严绶也不约而同地给朝廷发来表章,内容竟然也与韦皋的相同。剑南、荆南和河东,三地节度使相距何止千里,如果没有幕后的指使,这样的步调一致真的很难理解。那么,幕后的指使是谁?从当时的蛛丝马迹来说,就是那些在宫中掌握禁军、拥立宪宗的宦官。
其三,在顺宗以太上皇身份迁居兴庆宫以后,宪宗是不是还允许群臣和他相见?当事人刘禹锡在《刘子自传》中说:“当时太上皇身体有病,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对。而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直接用东汉末年顺帝、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宪宗的即位,无法不给人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在此事过程中有外人无法明知的隐情。
其四,发生了罗令则密谋废宪宗另行拥立的怪事。这年十月,山人罗令则从长安前往秦州,矫太上皇诏令,向陇西经略使刘澭请兵,谋划废宪宗另立皇帝。结果,刘澭告密,逮捕了罗令则,宪宗一方面以名马金银财物厚赐刘澭,另一方面诏令禁军审问罗令则,将其党羽杖死。此事的出现与因果存在很多疑点,但是对于宪宗来说,最大的便利是借机诛杀了政敌。
其五,舒王李谊之死。舒王在德宗时一直是顺宗政治上的强大竞争者,来自宫中的宦官等势力也一直看好他。罗令则矫诏废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利用这样的政治惯性拥立舒王。但是,当宪宗即位,舒王的政治价值在宦官眼里也就自然丧失,所以,在刘澭将罗令则押送到长安以后,舒王也就非死不可。《资治通鉴》和旧史中都说他在永贞元年十月戊戌“薨”,这应该与宪宗即位后的政治局面有关。,宽6.0米;东阙址已被平掉。第二道门为乳台,距南神门526米,其东西二阙遗址间距195米。
陵园石刻
景陵陵园石刻的设置组合形式与玄宗泰陵相同,惟玄武门(北门)外增加有小石狮2对,为唐代帝王陵园所不多见(唐懿宗简陵亦有两对)。陵园现存石刻40余件(宋、元、明、清历代祭祀碑石不计),其中,朱雀门外长达626米的司马道两侧存石刻25件,东西两列相向排列,间距约68米。由南往北依次为:
华表(或称石望柱)1件(东列),位于乳台阙址北79米处,通高8.18米,形制同崇陵。
翼马1对,位于华表北24米处。马身长2.35米,高2.76米,头顶独角,颈上竖鬃,身躯肥硕。东列垂尾,独角较小;西列缚尾,独角较大。景陵翼马雕工简陋,与崇陵相比,手法进一步简化,表现在马两肋的翼翅下端雕凿简单。
鸵鸟1件(西列),位于翼马北24米。鸟高1.35米,身长1.75米。头颈弯曲,身躯肥硕,尾小,腿短。腹下衬以山石,前后同高。
仗马5对,位于鸵鸟北24米。每对仗马南北间距亦24米。仗马形制同建陵,其身长1.45-1.98米,身高1.55米。马头较长,面饰当卢,口衔镳,脖下系铃,身饰鞍鞯,无镫,马尾下垂。另外,北神门外亦有仗马3对,东西列间距45米。除西列第三仗马缚尾外,其余均与司马道仗马形制相同。
石人11件(东列7件,西列4件),位于仗马北22.5米处。每对石人南北间距22米。石人完整者身高2.80米-.85米,东列文官持笏,西列武官仗剑。形制同泰陵。
石狮,景陵内城朱雀门外现存石狮1个,其它三门外各存石狮1对。石狮身高1.59米-1.80米,胸宽0.85米。每对间距15米37.2米。狮头呈方形,额和眉骨突出,雕刻较粗疏。北神门外仗马另有小石狮2对。一对为蹲狮,一对为行狮,东西分列,形制相同。蹲狮身高0.90-0.95米,胸宽0.40米,石座埋入土中;行狮合口,身高0.81米,身长1.15米,胸宽0.40米。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原名李淳,唐代第十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李纯在位期间改革弊政,削弱藩镇势力,统一全国,史称“元和中兴”。公元820年2月14日,唐宪宗李纯被王守澄,陈-等宦官抹杀,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人物生平 幼时经历 李纯原名李淳,为…… 李纯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