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退思园
同里退思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退思园,俗称任家花园,新填街234号
位于同里镇古镇区,东连丽则女学,南与退思小广场、明清街相望,西邻退思广场及古戏台,北靠南濠弄。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园建筑布局,呈自西向东横向布局,即西宅东园,与通常前宅后园的纵向布局,似有观念上的突破。宅园自西向东各分为二,共为四组。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可分可合,分者各成院落,合者浑然一体。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从宅开始,到庭院结束,春夏秋冬四景的发展主线,一气呵成。主园还穿插着琴棋书画四艺的精巧构思,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东西两组,西组建有轿厅、茶厅、花厅三进;东组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并由东西双重廊与之贯通,俗称“走马楼”。园景部分亦分东西两组,即西庭东园,庭系园之序,中置旱船、坐春望月楼、岁寒居。园以荷花池为中心,具贴水园之特例,房、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学上也堪称一绝。北岸的退思草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前平台上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眠云亭、菰雨生凉轩、天桥、辛台、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舫、水香榭、览胜阁以及假山、峰石、花木围成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构成一幅浓重的水墨山水画长卷。而每一建筑既可独立成景,又能互为对景,彼此呼应。其中坐春望月楼、菰雨生凉轩、桂花厅、岁寒居点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塑造琴、棋、书、画四艺景观。退思园虽小而求齐全,不失为园林建筑史上的杰作。园林的艺术是设计空间的艺术。退思园在有限的空间内,能独辟蹊径,容纳了丰富的艺术之精华,其可概括为:三绝、三珍、三特殊。造园者高超的造园技巧,有不少独到之处,冠为江南园林之“绝”。其一,览胜阁的设置,既巧妙地过渡了空间,又丰富了内园的景观。此阁座落内园,庭院上达,借景手法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令人称绝。其二,天桥连缀辛台与菰雨生凉轩,既可从其二处上达,又可另绕石径拾级而上,使人豁然开朗,誉为一绝。1985年在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它独领--,成为苏州园林的首选景点,1986年入选《人民画报》第一期“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专栏,成为苏州园林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佳作。其三,菰雨生凉轩北面中间上为短窗,下为栅栏,轩内明镜面池而立,镜前有湘妃榻,美女侧卧其上,对镜观景,犹如卧在荷花之上,一幅活生生的“睡美图”。更为叫绝的是轩底有三条水道,池水循环其间,形成天然的降温设施,真是“生凉”有方。“三珍”即为三件珍品。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为元代大书画家赵孟兆页所书,人称“赵体”。实为海内弧本。九曲回廊廊壁上漏空窗内,镶嵌一诗句曰:“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字体即为石鼓文,这是我国最早的籀刻文字,江南园林中甚为少有。园内有一独本太湖石酷似老人,故称“老人峰”,在其顶端有一奇石,酷似老人的帽子,此石称灵壁石,两石浑然一体,可谓自作天成。
退思园造园构思中的特殊之处:一是船形建筑采用一旱一水,产生了意趣各异的艺术效果;二是闹红一舸舫的制作技艺更为精巧,它以自然点状的湖石基础,托高架空船体,露出水面之石,处理得似浪花涌流,妙不可言;三是眠云亭采用上亭下室二层,下层则成为前穴后室,并有洞穴登道,盘通上下,不失山亭制作的又一高招。
总之,建于晚清时代的退思园,除十分讲究《园冶》所说的“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还更多地追求其神韵和诗意,增强园林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更是“诗文造园”的典型。
该园占地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国发[2001]25号】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同里镇: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 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 同里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