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铜像
孙中山先生铜像在汉口六渡桥的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交汇处,武汉人都知道有一个“铜人像”,他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此铜像是继武昌阅马场孙中山铜像后,在武汉塑造的第二座铜像,建成于1933年。1992年定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像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整体高约7米。四围环以花坛与护栏。地起用麻石建5级底座,成园形围绕基座。基座、像座呈四方形,花岗岩砌成,高4米余,铜像高2米多。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服,右手执仗,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
铜像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在3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由宋庆龄、何香凝、孙科、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恽代英、林祖涵、宋子文、谭延闿、陈公博等12人提交提案:在武汉塑造孙中山铜像。1929年开始,由时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继任市长吴国祯主持修建,并请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谦设计塑造。
像座正面刻“孙中山先生之像”,两侧及背面镶刻有时任市长吴国桢撰写的二百七十六字的《像赞》和“序”,说明铜像修建缘起,歌颂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现据碑文照片抄录如下。铭文文白相间,读来颇费思量。
东面:自来立大德建大功行可则言可法者国人想望仪容往往立像以致崇敬而其像或雕木刻石或铸金绣丝或隆以祠宇或陈之广园通衢为式虽有不同然其表彰先德昭示来兹无古今中外一也
总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四十余年肇造-勋德之隆亘古无俦而汉口华洋荟萃轮轨辐辏与武昌同为首义之地称华中重镇先生昔尝莅临今即世久而立像之典未具守
南面:斯土者滋用渐焉
民国二十年前市长刘公文岛拟于市内三民路口为先生建立铜像时国桢掌管度支筹资镕铸行将告成会市制变更刘公他调继以水患工遂中辍越明年十月国桢承乏汉市百端待理追维前事弥增感怀倘不踵而成之不帷无以对刘公抑且无以慰舆望爰鸠工鉴石筑场建立规则一如昔议乃为赞曰
西面:于穆总理维岳降神卅年革命救世淑人经天纬地五权三民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折中古今矩矱寰嬴始时号召社结同盟千艰万危持以忠贞卒建共和功莫与京南北綰毂江汉之滨义旗首举车驾频经邦人怀慕惝恍□□是用作像铜骨金身具感百世以感以興
据传,原碑文在“文革”中遭人以水泥覆盖,字迹已损毁。九十年代武汉市文物办维修铜像时欲恢复碑文,寻遍武汉三镇,后得知地方志专家徐明庭老人的祖父于抗战初期曾笔录全文。在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该碑文终于再现。
由孙中山铜像向四面散发出去的道路名称为三民路、民族路和民权路,在其东边还有民生路。三民路由此而得名,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有意思的是,连接民生路的一条小路名为“统一街”,此名为民国时期所得。
在离铜像不到500米的中山大道上,与“民众乐园”相邻有一座老建筑,名曰:南洋大楼,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建于1917年。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