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洞口县,以对平溪江实施整体保护为原则,西与罗溪国家森林公园龙眼洞景区比邻,东与资江0汇,全长43.8公里,东经110°32'7"~110°51'53",北纬27°3'14"~27°6'11"。规划总面积981.6公顷。洞口县属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亦是衡邵干旱走廊的重度干旱县,水资源的保护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平溪江作为洞口县的母亲河,西处雪峰山东麓,东入资水口,经县城穿经而过,不仅是雪峰山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廊道,是构建湖南"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生产及沿岸2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提供了水源保障;并地处为我国南北鸟类迁徙带上,为众多迁徙水禽提供了重要停歇地和觅食场所;湿地公园生态区位优良。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704.9公顷,湿地率71.8%,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588.5公顷,洪泛平原湿地116.4公顷,洲岛11处,河滩密布。湿地公园地形开阔、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漫滩、江心洲发育,两岸级阶段地平垣开阔,一般高出河床2-3米,体现出溪谷平原区与丘岗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在湖南省具有代表性,在湘西南山地区具有独特性。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维管植物149科,412属,804种,占湖南省维管植物种数的18.6%,其中有以菖蒲、短尖苔草、虉草、节节草、益母草、球果蔊菜等为优势种的湿生植物100余种。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154种,隶属25目67科,占湖南省已知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6.8%,其中有鸟类93种。湿地公园内发现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樟树、野大豆、金荞麦;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种,有中日候鸟保护物种29种;有中澳候鸟保护物种8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16种,中国特有物种12种,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类群多样,代表物种齐全,无论物种数还是科数,在省内都占较高比例,在湖南省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彰显了湿地公园内生物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重要的珍稀保护价值。
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洲?水?林?园为载体,融古、红、绿、蓝于一体。肖氏宗祠、钟元帅庙、文昌塔、青云塔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点缀其中,古色古调;贺龙、肖克的临时战斗指挥部和红军主力宿营地以及红军标语墙等展现出深厚的红色文化;回龙洲、伏龙洲为代表的等众多洲滩,洲内古木参天,群鸟展翅,枫杨林、垂柳林、樟树林、楠竹林、芦苇滩等多类型的植被景观,葱绿苍翠;平溪江、西洋江、黄泥江等蜿蜒曲折、婀娜多姿,水质清幽、形成连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蓝色纽带。湿地景观多样性类型效应明显。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区划为"一江两系":即平溪江水质保护保育小区、支流水系保护保育小区、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保护保育小区;面积600.7公顷,占总面积的61.2%。规划沿平溪江及支流水系周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社区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防治措施,加强水岸的保护、修复,构建健康的水岸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公园水质与水系的自然特性;对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湿地植被的多样性的建设,适度开展栖息地恢复和营建项目,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恢复重建区区划为"一带两区":即"两岸"防护景观林带重建小区、上渡头采砂迹地恢复小区、石江河水系优化疏通小区;面积249.3公顷,占总面积的25.3%。规划以保持平溪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目的,旨在通过对现有河岸的人工林、纯林进行植被改造,对两侧植被不连续的区域实施景观防护林的重建,形成湿地公园完整的绿色景观防护带,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廊道。并通过对上渡头、石江河等河段开展水系疏通、水系优化等措施,以恢复和重建结构完善、功能完备和景观优美的生态河段,维持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科普宣教区区划为"两洲一廊":即伏龙洲文化展示园、回龙洲生态科普宣教园、木瓜桥"十里画廊"宣教带;面积34.5公顷,占总面积的3.5%。规划将回龙洲定位为以生态保护为主,以生态科普宣教为主题,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生态科普宣教园;将伏龙洲定位为以文化保护为核心,传承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湿地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园;将木瓜桥"十里画廊"定位为观光、体验、欣赏湿地公园洲?水?林?园的景观长廊。以形成生态科普、文化展示、生态休闲为一体、零距离接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合理利用区区划为"三洲一带":即田家洲生态农林观光园、水脚下洲生态农林产业基地、石湾洲雪峰密桔观赏采摘园以及县城区沿江风光带;面积89.3公顷,占总面积的9.1%。规划建设形成生态观光、果蔬采摘、农作体验等各具特色的绿色农林产业园与市民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为一体的集散带,满足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市民生态休闲,周边农耕产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管理服务区区划为"一区三站四点"的建设格局:即桃花岛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三个湿地保护管理站、四个社区共建共管点。面积7.8公顷,占总面积的0.8%,规划按着精简、高效、实用的原则,将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打造成管理、科研、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散中心,满足湿地公园的发展需求。在功能分区的指导下,规划通过"三江、两岸、六洲、五园、多点"的总体布局,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以雪峰山-资江水系廊道生态系统保护保育为核心,以独具特色的洲?水?林?园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为特色,以宗祠、塔、庙等重点保护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科研监测于一体国家级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