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林省 > 白山市旅游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拟建的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地处吉林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经济管理区东南部,规划范围北起圆池路,西临池北大街,东、南沿规划建设的新月路(沿线)。地理坐标为:东经128°06′59″~128°08′16″,北纬42°23′59″~42°25′06″,湿地公园总面积244.43hm2,其中湿地总面积136.59hm2,湿地率为55.89%。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面积合计195.54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0.16%。

经估算,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0212.46万元,其中近期投资8675.98万元,占总投资的84.95%;远期投资1536.48万元,占总投资的15.05%。

按建设项目分类,工程建设费用9005.70万元,占总投资的88.18%;其他费用720.46万元,占总投资的7.05%;预备费486.31万元,占总投资的4.77%。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属于生态、社会公益性项目,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方面:一是能够有效保护和完善森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二是能够有效保护水禽栖息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能够有效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四是能够有效保持和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社会效益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增强公众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二是能够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周边社区发展;三是能够打造科普宣教和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四是能够促进湿地文化的传播,提升湿地环境保护宣传影响力。

经济效益方面: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来体现,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湿地公园的增收渠道,增加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使用资金,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此外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发挥湿地资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条件,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促进整个区域生态的完善和维护,提高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2013年6月20日,吉林省林业厅在长春主持召开了拟建“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参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对总体规划的技术评审。

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调查,全省湿地野生植物共有112科253属613种,其中被子植物530种、苔藓植物49种、蕨类植物26种、裸子植物8种。全省有湿地野生动物30目59科29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分别为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丹顶鹤、白鹤、遗鸥;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包括白额雁、大天鹅、鸳鸯、灰鹤、白枕鹤、蓑羽鹤等。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多样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高等植物52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7科154属2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湿地的退化和消失,将直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繁衍。因此,开展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及修复好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湿地保护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领域,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因此,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促进保护管理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通过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巡查巡护设备设施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得到切实加强,必将有效的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保护管理效力。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经济管理区东南部,池北经济管理区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美人松的故乡”的美誉,是进入长白山北坡的门户。长白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天池火山、长白瀑布、地下森林、地热温泉等享誉中外,长白山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湿地公园开展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托。此外,长白山地区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为集中力量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邻近的白山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湿地公园会感兴趣:
走遍白山市

>>吉林集安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