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东阳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数百名优秀的东阳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53年12月,东阳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吴宁镇新安寺塘兴建了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10月,东阳县委又决定在风景秀丽的西山新建烈士陵园,第一期工程纪念碑和烈士墓地于1988年3月落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委、市府根据全市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处于浙中文化名城的地位,决定兴建烈士陵园第二期工程。工程主体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广场、台阶、浮雕群像、牌坊、著名烈士墓地、纪念亭、围墙等,扩征土地13亩,工程总造价300多万元,从1994年7月开始筹集资金,1995年元月19日奠基动土,于1996年竣工。进入新世纪,为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提升烈士陵园文化内涵,2012年,省人民政府拨款50万元,东阳市政府投资150万元,于陵园东侧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林,工程占地4000平方米,建照壁1座、纪念碑文25块、景墙景石5处。现陵园总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园内苍松挺拔、花木遍山、绒草铺地、山水相映,集墓、碑、亭、廊、馆、池、坛于一园,成为我市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和环境优美的纪念场所。
烈士陵园座南朝北,从山脚到山顶以六米宽红石台阶依山而上。陵园正前方是一座雄伟的棕红色花岗石四柱通天牌坊,牌坊高10米,中间花岗石横梁跨度6米,重11.5吨,为江南之最。牌坊正中“革命烈士陵园”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亲笔手书,两侧副梁“浩然正气,英烈千秋”为著名老将军孙毅所题,横梁背面“万古流芳”为原浙江省委书记铁锳题词。纪念馆为琉璃瓦顶,棕红色釉砖贴面的中西式建筑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纪念馆按主台阶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边为烈士展厅,展厅前为高2米、宽6米黑色花岗石砌成的烈士英名录碑,上面勒刻着349名先烈的英名,四周花草环绕,庄重肃穆。展厅以历史为线索,按不同的时期,将革命烈士事迹、遗物融入中国革命史和东阳革命斗争史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我市人民的英勇斗争业绩。纪念馆布展工作历时八个月,于九七年清明节开馆。纪念馆西边为宣教大厅、会议厅、办公室等,纪念馆外墙壁镶嵌着用白色花岗石勒刻的芳名录,上面凝聚着全市八十多万人民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拾级而上,来到瞻仰广场。广场呈正方形,面积1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多人进行悼念活动。从广场俯瞰四周,美丽的家乡历历在目,令人心旷神怡。广场正面两侧各是长11米,高3.5米,由雪花石雕刻而成的石雕群像,是著名的东阳籍雕塑家朱惟精教授的佳作。群雕按历史时期由12个画面组成。早晨,在阳光的照射下,群像闪闪发光,气势十分雄伟、壮观。踏阶而上,来到纪念碑前,气势磅礴的纪念碑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团结一致永远前进。碑正前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黑色楷书大字为-将军所题。纪念碑后是著名烈士墓地,墓地四周松柏苍翠,绿草如茵,幽静、肃穆,令瞻仰者沉思在无限的遐想之中,墓地由红石板铺地,四周青石石狮栏杆,中间是五个环形石砌墓,墓顶绿草茵茵,墓碑由雪花石砌成,安息着著名烈士无产阶级新闻学先驱、京报社社长邵飘萍烈士;中共三大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少将团长金佛庄烈士;中共五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主任赵济猛烈士;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政治委员胡阿林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李厚坤烈士夫妇。顺阶而上,来到烈士墓地,墓地安放着数十名烈士的忠骸,四周松柏长青,正中耸立“革命烈士之墓”青石巨碑。
广场东侧,依山随形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林,林内环境幽雅、风景形胜,刻录毛泽东《蝶恋花》的照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中共东阳一大召开的场面和抗美援朝后方场景的铜浮雕栩栩如生,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烈士遗墨的碑廊曲径通幽,是后人观摩瞻仰的良处。广场西边,石道两侧花草成行,桂香四溢,长青亭就掩映于松林之间,左侧的池塘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四周栽植桃柳,清明时节,桃花飘香、柳叶垂青,为人民瞻仰烈士后少憩的胜地。
赫赫丰功,璀璨花开东邑土;铮铮铁骨,峥嵘志壮国人心。让我们在永恒的丰碑前共同缅怀先烈,发扬光荣传统,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