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旅游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为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深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以陈广为开基祖。广号巨源,明赠征仕郎。传孙五人:曙、暄、映、晔、暎,是为恭、从、明、聪、睿五房之祖。再传而长房又衍为三派,合之为七房。后代子孙以此七房为祖,繁衍生息。“江山代有才人出”,仅从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个进士,一百零八个举人,可谓人才济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深兄弟六科甲,真是占尽风流。陈氏子孙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清代的有陈若霖,清刑部尚书,精于律学,善于办案;陈宝深,清末著名教育学家,官至太子太傅,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和弼德顾问大臣。现代的有中国海军第一任轮机中将陈兆锵;侨梁公路建设专家陈体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之夫人陈意映等等。螺洲陈氏宗祠,其大殿为悬山单檐,屋构为穿斗式贺构。正中置放着大供桌,供桌后为大型神龛,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约1000余面。大厅为道光皇帝在陈若霖70岁生日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

特色

陈氏宗祠,给人印象最深的特色有三:其一牌匾联对多,这里的匾联多达一百余幅,且多为名人题咏及御赐之作。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程序等人题辞,给祠堂添色不少。其二为青漆白壁,显示出为士大夫府第,名门望族。其三,大殿中高挂灯笼的灯杆放置于“紫微銮驾”主梁下之外侧,这与其他屋宇架构有所不同,寓意着宗族子孙只有向外发展方更有前途,显露出建祠祖先的远见卓识。

有清陈若霖修、道光元年刻本《螺江陈氏家谱》,及民国21年(1933)续修排印本《螺江陈氏家谱》等谱牒。

人才辈出

螺江陈氏宗祠坐落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始建于明嘉靖后期,早先是由陈氏家族六世祖创建的家庙,至清康熙十六年(677年)方扩建为家祠。在封建科举时期,螺江陈氏有过许多的进士和举人,在民主共和的年代仍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2006年9月23日,记者来到了螺江陈氏宗祠。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宗祠”的大门上许多“南元”、“馆元”、“进士”的横匾。其中”螺江陈氏宗祠”是由清代封疆大吏左宗棠亲题匾额,更由李鸿章亲自撰门联曰:“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颍川。”

宗祠第二进有一座”横墙”,隶书横匾:“代羹墙”。这“羹”字的重点在于教育。

横墙进去是大殿为悬山单檐,屋构为穿斗式贺构。正中置放着大供桌,供桌后为大型神龛,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约1000余面。大厅为道光皇帝在陈若霖70岁生日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

榄边村:榄边村位于南朗镇北部,东连濠涌村,西与大车村相邻,南连南朗村,北与火炬开发区小隐、黎村接壤。 全村总面积9.98平方公里。2005年,耕地面积2760亩,其中水稻1650亩,蔬菜383亩,花卉552亩,其它175亩。另山地面积7200亩。2005年,全村户籍户数974户,其中农业919户,非农业55户。户籍居民3289人,其中农业2961人,非农业328人…… 榄边村详细信息++

邻近的仓山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陈氏宗祠会感兴趣:
走遍仓山区

>>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画家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