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山陕会馆
西宁山陕会馆建筑是青海省西宁地区颇具影响的一处中式建筑,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财神的场所。明清时期,山陕商人远离故土,在外经商,为了加强彼此联系,互相关照,增进乡谊,交流商情,协调商务纠纷,融洽与官府的关系,设立一个共同议事的场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山陕会馆应运而生。史料称,青海在明末清初时还奉行“藏不入汉,汉不入藏”的贸易原则。到了乾隆年间,大胆追逐利润的山陕商人,以冒险精神进入青海,并深入藏区贸易,赚了个盆钵皆满。到清朝光绪后期已有上千人之多,民国时期更为兴盛,于是就有了“山陕客娃半边城”之说。民间甚至有“先有晋益老(商号),后有西宁城”的说法。山陕会馆的建立,客观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崛起,深刻表达了新兴民族商人要求相应社会地位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激发从商之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人文情怀。
西宁山陕会馆始建于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最早建在今东关大街路北,大约在如今的义乌商贸城那里。1895年7月因西宁东关及南川发生民乱,山陕会馆遭焚毁,由于资料的奇缺,会馆原貌已无从考证。1899年,由山西、陕西商人再度筹资,在现址即城中区饮马街东侧的兴隆巷,当时称之为“后街”的地方购地重建,建起了规模更为宏大,布局严谨,殿宇华丽,结构精巧的新山陕会馆。
建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这座山陕会馆,与西宁其他古建筑相比,由于建成较晚,如今八十多岁的老西宁人尚能回忆起它的旧貌。据我省著名文史学者靳育德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新建的这座会馆坐北朝南,前临今兴隆巷,后接今新民街,一进四院,气势宏伟。会馆前有广场,青石板铺地,两侧砌有砖墙,上饰砖雕、人物花卉,艺术之精令人叫绝;广场北为山门,上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书“山陕会馆”大匾;过山门,下石阶,院中设钟、鼓二楼,巨钟、大鼓和广场上高悬的旗帜遥相呼应,增添了会馆的肃穆与威严;钟鼓楼后为会馆戏台,坐南向北,为两层;两侧建有包厢式的二层楼,共36间,名曰“春秋楼”;戏台正对三间大殿,名“香厅”,香厅后即为会馆主要建筑“关帝殿”;关帝殿后有一幽静小院,北侧又有一两层楼,即“三义楼”;三义楼两侧又附设两个小院落,分别为财神殿、禅院和议事场所。山门、戏台、香厅、关帝殿、三义楼沿会馆中轴线依次排开,自然形成了四个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的院落。各殿宇中均为方砖铺地,屋宇金碧辉煌,斗拱高翘,彩绘焕然,集中显示了山陕商人的财力与人气。
1987年,西宁市人民政府将山陕会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市政府出巨资安置原有使用单位,并依照山陕会馆布局和主要殿堂风貌开展了恢复工作,2014年再次启动修缮工程。山陕会馆经过两次大规模修缮后于2016年新年伊始向市民重新开放。自此,拉开了全市文化惠民活动序幕,掀起了一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