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基故居及生平史料陈列馆
走进东关街韦家井6号,这里是熊成基故居。前后共三进建筑,总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为两个连体的“四合院”,青砖小瓦,木结构,典型的扬派建筑风格。熊成基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辛亥革命先驱熊成基是从扬州古城走出去的热血青年。1887年秋,他就出生在韦家井一戸世宦家庭。熊成基幼年时读过私塾,崇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史可法,立志报效祖国,遂报考进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后停办回扬州应征入伍,入南洋炮兵学堂学习。早年熊成基曾参加了安徽岳王会、江浙光复会等革命团体,进行反清活动。熊成基从炮兵速成学堂肄业后,分配在新军任炮兵排长,后调任安徽新军炮营队官,不久,经人介绍暗中加入了同盟会,立志推翻清政府,在炮兵中积极宣传革命。1907年在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岳王会决定再次发动起义,熊成基被推为起义总指挥,1908年冬,清廷令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集结安徽太湖举行秋操,适又逢光绪、慈禧相继死亡,即趁机发动安徽新军起义,为后来辛亥武昌起义开辟了道路。起义失败后,熊成基东渡日本,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大批革命志士。1909年春,受同盟会指派秘密潜回东北进行革命活动。1910年1月,因叛徒告密,1月30日,熊成基被捕。狱中,熊自书供词:“我今日早死一日,我们自由之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并在自供词上画押,执笔写下“革命”二字。1910年2月27日,熊成基在临刑前说,“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目矣。”熊成基慷慨就义时年仅23岁,辛亥革命先驱的英名传遍了中国大地。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亲自参加苏皖烈士赵声、熊成基等追悼会,并依陆军上将例追恤,以示优异而慰英灵。7月,熊成基灵柩运回扬州,安葬于蜀冈万松岭。
扬州人民心怀对熊成基的敬仰,将修缮并开放熊成基故居列入了2010年文博城建设项目。故居的修缮由市名城公司负责,第一步将居住在里面6户进行搬迁腾让;第二步实施修缮工程,根据熊家原先房契上的平面图进行复建,釆用了扬州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内部装修和熊成基史料陈列由市民政局负责,前进建筑及厢房为陈列馆展示区,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等,再现了熊成基从军报国、安庆起义、壮烈牺牲、光耀千秋等历史场面。熊成基故居及史料陈列馆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已成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熊成基(1887年~1910年),一名承基,字味根,一作渭耕。扬州人。同盟会烈士。他幼年爱读兵书,爱谈军事,仰慕岳飞、史可法,自励建功立业,为国效力。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考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学习期间阅读《猛回头》《革命军》《警世钟》等书籍;先后参加-、柏文蔚倡导的“同学会”和“岳王会”等革命团体。学习期满后,应征入江南新军,任第九镇三十二标二营副…… 熊成基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