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镇南楼
南山村镇南楼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南山村南基山上,建于民国14年(1925),由当地旅外侨胞捐资建造,建造费当时白银一万一千两,属防卫性护村岗楼。
岗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644平方米。楼高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行楷楣额“镇南楼”,五层正面外墙行楷匾额“南乾锺瑞”,一至五层四壁分置四方形和八角形状窗口。楼顶悬挂示警用铜钟一座。该钟铸于民国十六年(1927),外壁阴刻楷书“南山旅雪梨广崇敬送民国十六年铸”等中、英文字体。镇南楼保存较好,在南山村历史上意义重大,具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对当地研究当地旅外侨胞的历史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对研究民国时期地方治安防御性建筑有重要的意义,于2011年7月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区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会在南山村修建镇南楼?
原来,南山村所处位置海拔较高,且靠近崖门水道,当时海盗较多,出海的渔民常常受到海盗侵扰,修建镇南楼可以瞭望海情,为南山村以及周边村出海的渔民提供“安全情报”。
此外,当时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如果有个预警机制,那么村民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可以防匪防盗,保护家园。
因此,南山旅美华侨陈泽三和陈曲经两人经过商量,积极发动海外侨胞捐资,回乡建起了这座信号楼,当时建造费为白银一万一千两,属防卫性护村岗楼。
所以,镇南楼就是一幢带有传递信息功能的信号楼、具有防卫功能的岗楼。
镇南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644平方米。楼高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行楷楣额“镇南楼”,五层正面外墙行楷匾额“南乾锺瑞”,一至五层四壁分置四方形和八角形状窗口,楼顶悬挂示警用铜钟一座,这钟的声音铿锵嘹亮,可以传至五公里外的大虎村。民国十六年(1927),南山旅雪梨(悉尼)华侨陈洽典等24位侨胞又集资铸造一口铜钟,送到镇南楼第五层悬挂起来。这铜钟虽小,却钟声嘹亮,方圆70平方公里
都能听到,最远能传到当时平沙农场大虎分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民用规定的敲击点数和快慢节奏钟声作为联络南山六里(村),传递紧急信息的重要工具。这高楼也成了为民护村的守护神。
如今,镇南楼和它的“南楼钟声”已完成历史使命,但村民谈起镇南楼的钟声,不由得思绪万千,因为这口铜钟记录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信息来源: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南山村:南山村位于乾务镇西南方,因村北边有座南基山,而取名为南山村。 南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 ),至今已有282年,是由始祖陈师佑从台山来到南基山居住,其后裔逐渐建村而形成。 南山村主要姓氏有陈、蔡、黄和李。 南山村其实也是个“移民村”,第一大姓陈姓于南宋建炎元年从河南迁到广东南雄,后迁至台山,清代乾隆年间从台山迁到南山;李姓则于1940年 从三灶…… 南山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