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山古村落
网山村自清朝乾隆三十年立村,地处南海之滨、崖门之东,依山而建,因村后的来隆山造型奇特,远观如同网状,遂因此得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冬少严寒,夏少酷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之地。由于网山古村至今仍保存着清代乾隆年间的诸多生活细节和场景,被一些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清代古岭南人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网山古村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树间,远远眺望,绿瓦、黄墙、老树、古巷,夹杂着一股久远古朴的气息一齐涌入视线,深邃而幽静,宛如一幅秀山环抱,宁谧祥和的画卷。网山村有着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冈州黄氏是江夏黄氏重要的一支,广泛分布于五大洲,而网山黄氏则是冈州黄氏非常著名的一支。网山村立村也有一段典故,曾几经波折,村中老人至今仍口口流传着祖先建村的故事。据祖祖辈辈流传,网山村的祖先最初起源于历史文化古都河北,后来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福建漳州,是明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率8000乡勇赴闽后衍生出的一支,随着岁月的变迁,网山村的祖先们继续迁徙,辗转来到广东氏族的发祥地南雄珠玑巷,可是,由于当时战乱灾荒,为了躲避天灾兵祸,找寻更好的生活地方,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南迁,其中有一对黄姓兄弟,哥哥启琼公、弟弟泽胜公于清乾隆间,携家带口到了斗门一带安居。兄弟俩最先来到虎山(网山村原属的镇名,后撤销,划归乾务镇)附近,想在此落户,但到了南山一看风水,觉得不合适,又到马山,觉得此地经常受潮水侵蚀,更不合适。兄弟二人一路奔波,已是筋疲力尽,信步来到来东山脚下,忽然眼前一亮,这里山清水秀,地势开合,不啻为一方乐土,很适合繁衍子孙,遂在此定居。这个远道而来的黄姓家族从此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开枝散叶,日渐壮大,一晃两百多年过去,村民从最初的两兄弟发展至今天的1400多人,可谓人丁兴旺。此外,这个宁静的古村落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游击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网山村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革命青年,还培养出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妇女青年积极分子,早在民国21年,就有进步人士在网山开展革命活动。他们秘密组织群众,向群众宣传反帝反封建,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成立“抗日救亡先锋队”,进行抗日救国斗争活动。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做出了很大贡献。解放后网山村被评为“老革命根据地”。网山村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历史上曾几度险遭毁灭。民国时期,国内兵灾四起,政府自顾不暇,斗门一带土匪横行,网山村周围当时聚集了7个小村庄,但因屡遭土匪入村烧伤抢掠,村民不堪骚扰,只得被迫放弃,远走他乡,一个接一个的村落从此消失,而网山村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而网山村村民全为黄姓,算起来都是沾亲带故,比起其他村落更为团结,每次土匪袭来,村民都能齐心协力,拼死抵抗,将土匪挡在了村外,村落因此得以保存。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网山古村再次险遭灭顶之灾。1938年,日军占据斗门后对网山村进行了轰炸,所幸准头不佳,只炸毁该村七八间房屋,其后,日军又数次进村劫掠,当地村民因听闻日军在附近的三灶岛大肆烧杀,目不忍睹,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网山村民奋起反抗,成立起一支游击分队进行作战,坚持到最后胜利,这个两百多年前建造起来的古村落才得以延续至今,成为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年来,网山村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成绩显著,成为珠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评为省卫生先进村,2009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也是市、区两级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1、迎阳门
迎阳门位于网山古村东侧,高约三米,宽一米多,门上刻有“迎阳门”三字,历经两百年风雨,字迹清晰如旧。城门两侧由黄土夯筑的古城墙相连,令人扼腕的是,古城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遭破坏,如今仅存城门左右两侧各四五米的一段古城墙,孤独地迎风矗立。在时光的腐蚀和风雨的冲刷下,墙体大多已斑驳脱落,露出黄色的土层,但也更显古朴,宛如一位老者屹立在村口默默述说着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村民与土匪围绕这段城墙展开的一段段血雨腥风。
2、古村广场
从迎阳门而入便是网山古村广场,广场有上百平米,中间用青砖筑有一堵墙作为屏风,据说有聚集风水财运的妙用,同时也是古时候村民发布信息的布告栏。广场上工整地铺满方块状青石,这是两百多年前,网山古村民们从村口后山取出岩石,由能工巧匠的村民一块块雕琢而成。广场自古便是网山村民聚会休闲之所,及至现代,村民们每逢丧嫁等红白喜事,都要这里摆上酒席。
3、武帝殿
武帝殿立在城门广场边,建于光绪十六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外表古朴,气势雄伟。庙门两侧屋檐雕梁画栋,左右上方还各镂空雕刻有两座石狮图纹,做工精湛,至今仍栩栩如生。门口刻有“一生学问在春秋,万古精忠昭明月”两行繁体字,历经百年,字迹仍清晰可辨。武帝庙的墙体在岁月的腐蚀下多已斑驳,因为不懂保护,村民们于上世纪90年代擅自用石灰对庙宇进行粉饰,多少对武帝庙造成了一定破坏,但主体结构至今仍保存完好,庙顶的绿色琉璃瓦也光彩照人。“文革”期间,武帝庙屡遭破坏,门口原本矗立有两尊石狮,但被红卫小兵们当成封建迷信砸毁,庙内的神像等物品亦遭毒手,荡然无存,直至“文革”结束,村民们才重新为古庙装上神像,如今香火旺盛,每逢重要节日,不少村民均要来此上香祈福。
4、古铜钟
进入武帝殿,门口右侧有一口古钟,在岁月的侵蚀下,铁锈斑斑,上面刻满了文字,大意是古钟由村民共同捐造,重130斤。村民们表示,古钟原本陈放于碉堡,作为警钟,一旦值班村民发现土匪逼近,便敲钟示警,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地下党员在网山村祠堂建起学校,村民们便将大钟搬来作为上下课用的闹铃,直至解放后,大钟才被搬到武帝庙。
5、百年古树
顺着武帝庙左侧的小路拾级而上,就到达了的一片开阔地,6株树冠庞大的百年榕树遮天蔽日,一字排开,绵延6、70米之远。由于树的根部被两米高的石阶遮挡,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榕树根部。虽然泥土被雨水冲刷殆尽,但虬曲如龙爪的根部仍牢牢地吸附在土地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石阶下的平地上,有石桌石凳若干。在这树下的“天堂”里,孩童们玩耍嬉戏,中年人纵论家国,老人们则坐看夕阳,静听晚钟。
6、地下党支部
网山村地下党支部位于一所古民居内,门口贴有“地下党支部”的小牌匾,与普通农家不同,为了防止敌人刺探情报,房屋四周特意砌了一米多高的围墙,围墙内还栽有两棵大葵树,表面上看是一道景观,实际上是地下党员用来联络的暗号。村民们介绍说,当时外地党员到网山村开会,不识路径,而为了保密,又不能开口向村民问路,这两棵葵树就成了地下党支部所在地的天然标识。村民们说,整个网山村,仅地下党支部有两棵葵树,别无分号,因此外地党员绝不会认错路。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一支游击队的队长在与日军的交锋中负重伤,生命垂危,被送到这里疗伤,村民悉心照顾了三个多月,游击队长终于痊愈。其间日军几次进村搜人,但因为村民戮力同心,隐瞒了游击队长的情报,令敌人无功而返。
7、古碉楼
网山的古碉楼原有三处,分布在东、西门口和后山脚下的村落中部。这三个品字形构架的古碉楼在清代、民国和抗战时期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后,已有两处不复存在,仅剩后山脚下的一处保存完好。这座8米见高的建筑被两处古民居半包围着,位于直角处的碉楼显得既高峻挺拔,又与脚下的民居浑然一体。数百年前,轮流在此看守的庄丁带着干粮和水,顺着竹梯爬上顶层的0,一呆就是两天。
他们多备有土枪,并随时警觉着、防备着土匪或日本兵从后山偷袭,日夜守候着全村人的安全。网山村建村伊始,周围曾聚集了7个小村庄,但均因屡遭土匪入村烧伤抢掠,而逐渐衰落并消失。而网山村之所以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正是得益于城墙和碉楼的防卫作用。在这座碉楼几十厘米厚的泥墙上,一排弹孔直到今天仍清晰可见。
8、古祠堂
两位开荒者启琼公和泽胜公的祠堂位于村西,如今已成为老年活动中心:支撑着梁椽的石狮表情依然生动,青砖上长满青苔,绿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老人们蹲在墙根抽着水烟。这两所安静的建筑,抗战时却是热闹的所在:名为私塾,却是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无数爱国的讯息从这里传递出去,影响着十里八乡的义士仁人。
9、地下联络站
距地下党支部数百米远有一座外表残破的古民居,门口种有全村唯一一棵柏树,这里是网山村另一处革命遗址———网山村地下联络站。据村民介绍,上世纪30年代,这里住有一位女村民,丈夫早死,她后来就加入地下党,兼任网山村通讯员,经常提着一个菜篮子将情报藏在食物下传递情报,十几年前,老人去世,房子便留给亲戚看管维护,与地下党支部一样,联络处门口的柏树也是暗号,外地党员以此辨别敌我,进行联络。
10、古民居
在网山旧村场,至今仍有120多座完好如初的古民居,它们占据整个村落房舍的七成左右。站在后山放眼望去,这些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的古建筑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犹如一座座时光堡垒,无声地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演变。
网山村古民居的“糯米黄糖墙”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其耐久性让人称道。原材料主要是黄泥、粘土、糯米和黄糖,几种材料混合夯筑成厚实的墙体,屋顶用绿瓦覆盖。农闲时,村民们还会在墙体上覆上新的黄泥、粘土,并用木棍反复击打使其致密。正是因为“慢工出细活”,在一些不过三五十年寿命的房子纷纷倾颓的情况下,这120多座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屹立如初。于民居外观望,整座建筑敦实厚重,竟不似岭南建筑之灵秀毓动,倒是承袭了北国庄园的大气内敛。步入民居内,却发现南国风韵隐藏在这里,屋檐、屋脊、栋梁、窗雕、石雕、木雕等装饰精雕细刻,别有洞天。在一些民居中仍有人居住,这些勤朴的农民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虔诚地守护着祖先的珍贵遗存。
11、黄氏公祠
团结互助,是网山村数百年不灭的传统,也是这个村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的原因。正因此,几乎清一色的黄姓村民对于祖先葆有着最虔诚的追思。三座黄姓宗祠,是这个不算富裕的小村筹款修建和修缮的,与民居的黄泥墙不同,三座宗祠除了最早的一座墙体仍是黄泥外,其余两座都是砖墙结构,自己用黄泥建房,为祖先却不惜血本,村民对祖先的敬重之情不言而喻。黄氏宗祠位于村东,整座建筑显得古素朴拙,据说现在还时常有新人在这里摆酒。也许在他们看来,在祖先见证下的爱情,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
12、古街巷
游走在网山村的古巷道,你会发现两旁的古建筑多呈黄灰色,房屋浑然一体。屋檐、屋脊、栋梁、窗雕、石雕、木雕等建筑装饰,一间间古屋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有着浓厚的清代古建筑特色。房屋之间的间隔大小基本一致,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挂置着八卦牌位,或是在墙角供奉着土地门神,古民居上开有一扇大小相同的窗户,房顶还开有天窗,晴天时打开,雨天则关闭,窗上雕刻有石质镂空花纹,均为造型简单的叶形结构,实用而美观,小巷中随处可见的水磨石柱放在地上,红色的木门上贴着日月门神,古民居居住的多为老人,民风淳朴,十分热情好客,充分体现了珠江流域岭南文化的特色。
信息来源: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网山村:网山村自清朝乾隆三十年立村,地处南海之滨、崖门之东,依山而建,因村后的来隆山造型奇特,远观如同网状,遂因此得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冬少严寒,夏少酷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之地。由于网山古村至今仍保存着清代乾隆年间的诸多生活细节和场景,被…… 网山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