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古村
竹林村位于揭阳市榕城区紫峰山南麓,东连群英、群光二村,西与普宁市南溪镇交界,北面吉荣公路横亘。竹林村古称林厝寮,因明代弘治年间有林氏在此搭寮居住。后来林氏移居他处,现在全村居住着洪、杨、王三姓。王氏祖先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此定居,三姓同居一村,和睦相处。
竹林村旧时四面翠竹环抱,景色优美,清康熙乙丑年(1685)翰林学士兵部郎中杨钟岳题有“竹林山”三字刻于中央寨门石匾,“竹林村”因此得名。
竹林古村以五行、易经、风水择地,建筑具有潮汕传统古建筑特色,现有古民居14处,土木结构的祠堂、公厅、古楼、古四合院历尽时代沧桑。被村民称为“后楼”的古楼建于明朝末年,后楼为古堡式楼座结构,以木石为建筑材料。中间大门高耸,石斗座门框有防盗门闩孔7眼,高墙坚固,前后设置枪眼与瞭望孔监视楼外情况。
古楼两侧有高墙护住,两墙开石门槛,也配设门闩洞孔。据载,明末清初社会治安混乱,常有匪徒侵扰乡村,百姓为防盗贼而建起这座古楼保护民众。杨氏第四代孙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贡士厅则显示出官宦人家的气派,是古村落的中心。贡士厅占地10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为三进三厅四合院落式传统古民居建筑,“竹林山”古寨门建于清康熙乙丑年(1685),也是由杨氏第四代孙所建,为古寨的正门。
竹林古村不仅明清古建筑遗存较多,还有一段光荣、壮烈的革命历史。1925年,卢笃茂、杨日耀等到竹林村发展地下党组织,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竹林农会、竹林村自卫队相继成立和组建,备受地方豪绅官僚压迫的村民纷纷报名参加,并自制武器武装队伍,打击土豪劣绅。
1928年至1933年竹林村革命组织受到反动武装围剿和叛徒的出卖,竹林村杨日耀、洪圆鹭、杨张和、杨秋叶、杨老撞先后英勇牺牲。在1928年2月12日的潮普揭反动武装围剿中,敌军在村里烧毁民房,被烧房屋288间,祠堂2座,82%的人被迫逃离,全村几成废墟,至1929年村民才逐渐归乡。
195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竹林村被列为“红色根据地”。2012年9月12日,竹林村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信息来源:潮汕家族
竹林村:竹林社区是二战时期的革命老区村,位于梅云的西南端,与普宁市的南溪接壤,背靠紫峰山,前有引榕干渠。全村2350人,475户,耕地面积794亩,山地380亩。分2个经济联合社。近几年,社区利用区位优势,推进经济建设,引进大兴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紫峰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美度有限公司、雅丽鞋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总占地面积350亩,改变了社区单一纯农的落后面貌。…… 竹林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