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都区旅游

斗野亭

斗野亭

斗野亭位于邵伯, 始建于宋熙宁二年(-年),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引动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的文人来得最为集中,名声最显,而且来必写诗,诗必绝妙。

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竭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的丰碑。孙觉写的是五古:“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从孙觉的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邵伯湖内荷花盛开,藕香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陶醉其间了。

孙觉是春天来的,邵伯湖荷花满湖仅是他的想象,而他的好朋友苏东坡是秋天来的,也赋诗一首,诗的题目是《次孙觉谏议韵寄子由》:“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老僧如宿昔,一笑意已倾。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似乎是即景有感之句。在诗中他分明心情不畅,颇有欲言难诉的隐痛,因此遇上僧人倒是很感亲切。而对朋友的诗,他赞扬“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斗野亭上写了两首诗,一首是《邵伯埭上斗野亭》,另一首是《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从“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看出他前次写的诗已被人刊刻置放于亭中。苏辙对兄长的境遇不平,他劝兄长“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僧荣即斗野亭主人,诗的意思是说哥哥你不如早点归田隐居,垂钓江湖。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东坡并称“苏黄”,他的和诗是《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称赞老师的诗“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他也是秋天来的,所以笔下的景色比较萧瑟,“籁箫吹木末,浪波沸庖烹”,“霜清见鱼行”,“白鸥远飞回”。当然景是寓情的,他也屡遭排挤,所以最后也发出了“佳人归何时”的感叹。这“佳人”即指孙觉,他在朝廷中也难立足,所以黄庭坚关切地劝他也解甲归田,摆脱荣华富贵。秦观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文学史上以词著称。苏词豪放,秦词婉约,两者互为词坛犄角之势。他的《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写作亦在秋天,他的诗长于写景,近景“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远景“北眺桑梓(高邮)国,悠然白云生。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扬州)”。一次看不够,还想春天再来:“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其后,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又来此写了《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晁补之虽未和孙莘老,但也写过《视邵伯埭新堤》三首。其后还有北宋诗人张舜民也写过《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南宋诗人尤袤等又来此作过诗。

2001年秋,邵伯镇政府投巨资,择址在京杭运河与古邗沟交汇处,新建斗野亭园。主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内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大书法家字迹镌七贤诗碑于壁。周边有亭、长廊,东有假山耸立,北置铁牛卧蹲,临水为雕石栏杆。优美的环境,玲珑精致的建筑艺术风格,名诗名墨的丰富文化内涵为海内少有,可与闻名全国的北京陶然亭、徐州放鹤亭、滁州醉翁亭、陕西喜雨亭四大名亭相媲美。游者入园,既可观赏七贤诗作和四大书法家墨宝,又可饱览运河风光,是邵伯目前最佳景点。

邻近的江都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亭会感兴趣:
走遍江都区

>>江都朴园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