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祠
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在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离县城20公里。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时就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国家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当时就墓葬了项羽的“0-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唐会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内称:“自汤武以干戈企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此,赋以吊之。“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命名乌江项羽庙为“英惠庙”。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灵宫等共99间半。传说皇帝方可建祠百间,项羽虽功高业伟,但终未成帝业,故少建半间。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并有石狮、旱船、钟、鼎碑等文物。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题诗。后屡遭兵燹,大部建筑物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悬“拔山盖世”匾额,并有楹联曰“山襟水带,虎啸龙吟”。
建国后,祠内仍有塑像数尊。“文革-”中,塑像、墓地被毁,仅存正殿三间与两侧厢房,改为乌江农业中学校址。1984年6月,经上级批准拨款10.7万元,拆除旧存正殿,重建享殿五间,面积188平方米。同年11月,重建工程结束,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殿旁并挂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写的对联。大门木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喀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与此联并列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门匾“霸王祠”三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所题。殿内刻有女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百战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两块诗碑。霸王墓,又称“衣冠冢”,建于霸王祠后面,原墓隆起,砌以青石,呈椭圆形。宋乌江令龚相《项王亭赋》云:“墓四周古松数百章,怒涛汹汹常如大风雨至。”清卢润九《读史偶评、项王墓》诗:“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兴亡瞬息同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墓前有明万历和州谭之凤题“西楚霸王之墓碑”。1986年7月3日,霸王祠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载:霸王祠最盛时有厅、殿、厢、室99间半之多,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千年香火不断。大殿内供着霸王和虞姬的神像,两旁木柱挂着清朝贡生范琴波的对联:“司马千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土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正中为享殿竖有霸王立像。
享殿后是墓区,通往墓台的石板神道为古松掩映,旁立4对石人石兽,粗犷简约,典型的明代雕塑风格。墓台四周有仿白玉栏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家”碑石一方。墓成椭圆状,左侧有地下墓道。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项城。本姓“芈”,《史记》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少有大志,虽读书不成,习武学剑仍不成,就立志学“万人敌”,跟叔父项梁学兵法。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 项羽详细信息++
乌江镇:乌江,地处和县东北,自长江逆水而上,是八百里皖江的第一镇。二千年前,楚霸王项羽在此“不肯过江东”,从而结束了楚汉之争,乌江也因此而驰名天下。 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辖11个村,4个社(居)委。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亿元,财政收入2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1元。 今天的乌江区位优势明显…… 乌江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