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花山区旅游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担岗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是当地文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的。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紧邻著名的濮塘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地貌多样,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有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

五担岗遗址总面积10万平方米,村落里有多个功能区,发现了40多件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器物和一处墓葬,其中墓葬区约7000平方米。2002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抢救性发掘其中的生活区250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等三大类近400件石器、陶器、铜器、原始瓷器和骨制品文物。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500年前,这里的手工业、农业、捕鱼业就十分发达,是中国大地上的中心城市之一。

五担岗遗址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水井。水井开口直径约在13米至14米左右,底径约1.2米,均近圆形。水井除上部稍有破坏外,其它保存均非常完整。水井中心为近圆形的石圈,最初直径约95厘米,往下直径逐渐变大,到井深8米时竖井直径达1.2米左右,然后往下又逐渐变小至85厘米直至底部。水井外缘东南壁有一排纵向的脚窝,应为当时修筑时攀援所致。在这口古井一百多米处就是当年的护城河,这里的先民为什么好好的河水不用,非要花大力气挖井取水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车广锦教授介绍说,因为当年长江中下游的居民长期被血吸虫病困扰,为了预防血吸虫病,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水井外圈填土中发现耒、木、铜镞、兽骨等文化遗物。井内发现丰富的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从清理过程分析,井内回填土的来源为五担岗遗址文化层,性质为人工搬运。出土的卜骨、桃核、鹿角、断剑(铜)等文化遗物表明,水井利用的初期也是取水最集中的时期。而且,井内回填土的时间段应不晚于春秋末,这说明该聚落晚期居民那时已不再利用这一处水源。

相同规模、相同类型的水井在国内前所未见。水井出土的文化遗物,宛如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将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如实展现于世人面前。水井出土的陶器分期明显,为以后对于这一聚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发展序列。特别是部分陶器非常精美,如高领罐、印纹硬陶器,这说明当时陶器的烧制已达到很高水平。出土的部分印纹硬陶表面施青釉,特别是原始瓷器胎质非常细腻、胎体坚硬、吸水率低、施釉均匀,证明当时马鞍山先民原始瓷的烧制工艺已经很成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是后来中国成熟瓷器发展的基础,此次发掘提供了很多相关完整的器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水井内13.3米深处出土了3件卜骨,如实反映了中原文化向江南的渗透情况。

邻近的花山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遗址会感兴趣:
走遍花山区

>>石门石刻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