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位于光塔路,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现存有40多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中、阿文碑匾。怀圣寺始建于唐代,元至正3年(1343年)被焚,7年后重建。清康熙34年(1695年)再次修建,占地2966平方米。寺门西南隅为光塔,总高36.3米,正方为看月楼,重檐欲飞,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看月楼后为月台和水房及东西回廊,再后为礼拜殿。该殿坐西朝东,造型庄重厉穆,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寺的整体采用中国轴体对称布局,层层深入,逐步展开。怀圣寺是中国与伊斯兰教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是研究中国海外交通史以及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古迹。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现可容纳1000多名教徒同时活动,是国内外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

怀圣寺

隋唐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德宏大的清真寺,即今日的怀圣寺,寺的命名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尊从和怀念。该寺礼拜大殿置于院庭的正面,它是3间带周围廊、歇山重檐绿琉璃,带斗拱的古典式建筑,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充分显示了大殿的高贵威严、石栏杆板上的雕刻各异,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狮子、游鱼等物,极为活泼生动。大殿内部洁白明亮,用木地板及三面拉门,殿内装饰虽少,但很整洁大方。大殿梁下题字为:”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计四年岁次乙亥三月甘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己再重建。”除大殿之外,尚有望月楼、东西长廊、藏经室、碑亭、光塔(宣礼塔)等建筑。全寺占地面积4.5亩,建筑总面积1553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怀圣寺的光塔驰名中外,是极具价值的建筑古迹。光塔整个用砖石砌成,主要砖墙,内外谩灰,建筑平面为圆形。有前后二门,各有一磴道,两楼道相对盘旋而上,到第一层顶上露天平台上出口处相汇。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圆形小塔,塔顶在最初原是金鸡向凤飞翔。金鸡或凤是我国古典建筑喜用的题材。到明代,该塔金鸡一再被飓风吹落。修复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又复为飓风吹落,后遂改为葫芦宝顶,晚近改为橄榄形。该塔露出地面部分总高为35.7米,现据专家考查,认为塔下面土掩埋部分尚有数米。古代有关记载说塔高16.5丈。该塔因年代太久,现巳经日益倾斜,若遇地震,上部小塔将难免坠毁。这种古老的圆形砖塔,并使用砖磴道盘旋而上,在我国古建筑中确实很突出。我国砖砌佛塔,最古的如唐代多为方形、转筒状建筑,用木梯木楼板上下。到来代,塔才多用八角形及砖磴道的砌法,但砌工简单,与光塔的圆形双楼道的精巧技术,远远不能相比。专家以为我国清真寺宣礼塔的磴道技术,影响并提高了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不是一件小事。有关光塔的建筑年代问题,专家考证建于唐代。现存寺内的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郭嘉从《重建怀圣寺碑》及南来方信孺《南海百咏》、南来岳珂《程史》都认为建于唐代。光塔得名之由来有三:一是光塔原名怀圣塔,因作呼礼用,亦叫做“呼礼塔”,波斯文音为“邦塔”,“邦”、“光”音近,故称“光塔”;二是光塔塔身光滑,而又俗称为“光塔”;三是古代光塔还是一座导航的灯塔,古代在夜间常悬灯于塔顶,通宵达旦,其时珠江离怀圣寺不远,光塔白天悬旗,晚上挂灯,实际已起到了船舶航行的灯塔作用,通往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外归来的货船见到塔,便知广州到了。由此看来,怀圣寺和光塔实际上是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是研究中国海外交通史与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史迹。

怀圣寺

怀圣寺

交通:56、58、74路公交车光塔路站下。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怀圣寺

怡乐里社区:怡乐里社区…… 怡乐里社区详细信息++

邻近的越秀区旅游景区
中国沿海地区四大清真寺
你可能对下列寺会感兴趣:
走遍越秀区

>>萝岗风景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