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区旅游

白族村

白族村

白族人口约180万人,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村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社”、“戏台”、“本主庙”及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业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

民居建筑:

住房坝区多为院落式土木或石木结构的瓦房。边远山区多为竹蔑笆房和垛木房。

宗教信仰:

主要信仰佛教和本民族特有的本主神,也有信道教和原始宗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元明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礼仪习俗: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里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

语言: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

婚俗:

当白族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敬拜,然后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人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服饰:

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文化: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医学、史学、文学、戏曲、绘画、雕刻、历法、水利名扬古今中外。大理崇圣寺三塔、《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张胜温《大理画卷》、剑川石窟石雕等闻名中外。

饮食:

坝区以大米、小麦为主粮,副食主要是各种蔬菜和鱼、肉、禽、蛋;山区主食玉米、荞子、马铃薯等杂粮,喜好酸、冷、辣口味。白族待客热情周到,请客通常招待“八大碗”。白族传统“三道茶”堪称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常用于接待尊贵的宾客。

歌舞:

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

节日:

传统大小节日有三月街、绕山林、火把节、石宝山歌会等70余个。

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
怒族寨
怒族寨
满族院
满族院
苗族村
苗族村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
景颇族寨
景颇族寨
壮族村
壮族村
僳僳族寨
僳僳族寨
哈尼族寨
哈尼族寨
回族村
回族村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
佤族寨
佤族寨
独龙族寨
独龙族寨
基诺族寨
基诺族寨
阿昌族寨
阿昌族寨
蒙古族村
蒙古族村
布依族寨
布依族寨
德昂族寨
德昂族寨

邻近的西山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山会感兴趣:
走遍西山区

>>霍泉

返回电脑版